下列犯罪的主体只能是机关工作人员的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犯罪的主体只能是机关工作人员的是()。
A

玩忽职守罪

B

招摇撞骗罪

C

故意泄露秘密罪

D

间谍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或者()。


参考答案: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第2题: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从事()工作的司法工作人员。

A.侦查

B.检察

C.审判

D.监管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在双罚制的情况下,对犯罪的单位只能判处罚金,不能科处其他刑罚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但私营企业只有具备法人资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C.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D.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和逃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单位


正确答案:ACD
本题中,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抢劫行为尚在进行过程中,并没有结束,此时高某应周某的要求加入犯罪,帮助周某顺利将王某的钱包拿走,属于事中产生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两人协同一致实施了犯罪行为即存在共同的犯罪行为,因此,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A项正确,而B项错误。C项,周某在高某加入犯罪之前已经实施了抢劫罪的暴力行为,并且是高某犯罪故意的引发者,最终取走被害人王某的财物也是周某实施的,因此,周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C项正确。D项,高某是在周某的邀请下加入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只是应周某的要求为其拿走财物提供照明,因此,高某在共同犯罪中只是起辅助作用的从犯。D项正确。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打击报复证人罪的主体要求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通常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但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构成该罪

答案:B,C,D
解析:
A项错误。我国《刑法》第308条规定:“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看出,打击报复证人罪对犯罪主体没有特别要求,属于一般犯罪主体。因此,该罪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B项正确。我国《刑法》第404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C项正确。我国《刑法》第417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D项正确。我国《刑法》第398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因此,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主体通常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属于该罪主体,可以构成该罪。 本题答案:BCD。

第5题: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机关工作人员C.人大工作人员D.一般主体


正确答案:A
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第6题:

关于犯罪主体,以下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强奸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男性

B.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可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15周岁的人可以构成抢劫罪

D.聚众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首要分子


参考答案:C

第7题:

金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其中自然人主体只能是特殊主体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


正确答案:×
自然人作为金融犯罪主体应包括两个部分: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其中特殊主体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

第8题:

下列哪些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直接单独实施,其他人员不能直接单独实施?( )

A.叛逃罪

B.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C.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D.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B
A项根据《刑法》第l09条的规定,除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外,掌握国冢秘密的国冢工作人
员也可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B项根据《刑法》第251条的规定,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项根据《刑法》第395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D项根据《刑法》第398条,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能成立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

第9题:

关于渎职罪的犯罪主体,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食品监管职责罪的犯罪主体是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犯罪主体是负有房地产监管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商检徇私舞弊罪的犯罪主体是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D.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负责签证办理、签证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渎职罪的犯罪主体。根据《刑法》第408条之一关于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410条关于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412条关于商检徇私舞弊罪的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415条关于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的规定,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或者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0题:

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


答案:对
解析:
法律解释具有专门性特征,只有经过法律授权的机关或个人才能对法律进行解释。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