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儿,1岁,近几日食欲下降,喂奶后呕吐,昨日开始出现腹泻,次数7次左右,大便呈现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怀疑该患儿为哪一类感染()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轮状病毒C 大肠杆菌D 伤寒杆菌E 以上均不正确

题目
单选题
患儿,1岁,近几日食欲下降,喂奶后呕吐,昨日开始出现腹泻,次数7次左右,大便呈现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怀疑该患儿为哪一类感染()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轮状病毒

C

大肠杆菌

D

伤寒杆菌

E

以上均不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女,1岁。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每日7~10次,大量黄色蛋花汤样粪便,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根据上述情况,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

B、空肠弯曲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耶尔森菌

E、白色念珠菌


参考答案:A

第2题:

10个月婴儿,呕吐、腹泻2天就诊。大便10次/日,量多,为蛋花汤样,无腥臭味。体检:体温38℃。该患儿可能的初步诊断是A、婴儿腹泻

B、乙型脑炎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高日惊厥

E、流脑

引起该患儿腹泻的最可能的病原体为A、轮状病毒

B、大肠杆菌

C、副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变性杆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3题:

(109~112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1个月。腹泻3天。大便为蛋花汤样,带黏液,无腥臭味。无尿8小时,眼窝凹陷极明显,血钠l25mmol/L。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 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

A.变形杆菌

B.柯萨奇病毒

C.轮状病毒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正确答案:C
肠道内感染主要由病毒、细菌引起。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8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细菌性感染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儿,女,11个月。腹泻3天,大便为蛋花汤样带黏液,无腥臭味;无尿8小时,眼窝凹陷极明显;血钠125mmol/L,诊断为小儿秋季腹泻。

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
A:变形杆菌
B:柯萨奇病毒
C:轮状病毒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致病性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
轮状病毒肠炎特点:好发于秋冬季,以秋季流行为主,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多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低渗性缺水常见于: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等,钠随消化液大量丧失;大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等。同时鉴于患儿凹陷极明显;血钠125mmol/L,属于重度低渗性脱水。
休克是腹泻并发症之一,且根据患儿表现,可判断患儿出现休克。
休克首要处理措施是静脉补液,维持循环血量。

第5题:

患儿,女,11个月,腹泻3天,大便呈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尿8小时,血钠125mmol/L。诊断为秋季腹泻。
该小儿感染的病原体是

A.支原体
B.衣原体
C.轮状病毒
D.寄生虫
E.大肠埃希菌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某年冬季,有一男孩,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体温38℃,每天腹泻 10次左右,大便呈蛋花汤样,无腥臭,1天来尿少,10小时无尿。查体:眼窝、前囟深陷,皮肤干燥,弹性极差,肢端凉。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血钠130mmol/L,该患儿最可能的病原为

A.产毒大肠杆菌

B.轮状病毒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鼠伤寒沙门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B
解析:该患儿以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最大:①发病于秋冬季腹泻发作的季节;②患儿发病急有发热,大便呈蛋花汤样,不伴有腥臭味;③大便镜检无脓球,偶见白细胞,以上均符合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好发于夏季,5~6月份;常有感染中毒症状;大便有粘液或脓血。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其大便带有粘液、脓血,性质多变,且有特殊臭味。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多为继发性,即使用大量抗生素后引起的肠道细菌菌群失调而产生的腹泻,感染中毒症状重,呈“海水”样大便,带有粘液并有大量脓细胞。

第7题:

患儿,2岁,昨日午后出现轻咳、低热、呕吐,今晨开始腹泻,大便呈黄色水样,无腥臭味,血白细胞正常。该患儿腹泻的原因可能是

A、生理性腹泻

B、症状性腹泻

C、病毒性肠炎

D、细菌性肠炎

E、食饵性腹泻


参考答案:C

第8题:

十个月婴儿,呕吐、腹泻2天就诊。大便10次/日,量多,为蛋花汤样,无腥臭味。体检:体温38℃。该患儿可能的初步诊断是A、婴儿腹泻

B、乙型脑炎

C、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D、高热惊厥

E、流脑

引起该患儿腹泻的最可能的病原体为A、轮状病毒

B、大肠杆菌

C、副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变性杆菌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A

第9题:

患儿女,1岁,今日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每日10余次,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量多,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考虑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白色念珠菌
B、空肠弯曲菌
C、轮状病毒
D、耶尔森菌
E、侵袭性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临床表现: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常伴脱水、酸中毒;大便特点: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含少量黏液,无腥臭味,每日几次到几十次,量多。由题干提示,正确答案C。

第10题:

患儿女,1岁。发热、咳嗽、呕吐并出现腹泻,每日7~10次,大量黄色蛋花汤样粪便,无腥臭味。尿少,前囟、眼窝稍凹陷。根据上述情况,该患儿感染的病原体最可能是

A.轮状病毒
B.空肠弯曲菌
C.侵袭性大肠杆菌
D.耶尔森菌
E.白色念珠菌

答案:A
解析:
患儿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黄色蛋花汤样粪便,脱水症状,符合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要点,故而选A。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的鉴别点为高热,意识改变,粪便中可以找到相应的细菌,故不选B、C、D;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的肠炎可伴鹅口疮,粪便见豆腐渣样细块,不选E。解题关键: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要点:秋、冬季多见,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大便次数多、量多,呈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