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已在中国失传,建国后的恢复与发展。

题目
单选题
()元初已在中国失传,建国后的恢复与发展。
A

建窑

B

德化窑

C

磁州窑

D

耀州窑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耕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对中国文化性格造成了什么影响()。

A、造成中国文化的早熟性与凝重性格

B、民本意识产生早,但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

C、科技发明难以得到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

D、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的坚韧性与保守性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建国后的中国传媒经济发展过程?


参考答案:

(1)第一阶段:1949年10月1日~12月17日,建国前传媒经济的延续。
(2)第二阶段:1949年12月17日~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传媒经济蹒跚起步。1949年的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确定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方针,标志着新中国传媒经济的开端。从改革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传媒业不仅有宣传属性,如果给予它一定的条件,还可以将产业属性表现出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同时给自己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第三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传媒经济极度萎缩。这个阶段的传媒经济行为并非完全消失,但经营业务极度萎缩,其认识也近在于完成自身的发行、印刷以及一点点有关文化、教育类的广告经营。
(4)第四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市场导入,传媒经济走上正轨,并日益繁荣。


第3题:

试述建国后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及成败得失。


参考答案:

重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有较高的资本积累以便进行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都以降低重工业投入,提高其产出为核心制定的。
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可见,在传统体制下,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使之制度化,人为地创造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环境。由于这些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人为地取消了任何形式的市场,包括农村集贸市场,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为非常规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50.5%降至28.1%,第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23.7%。
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率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剧不断扩大,二元经济机构日益呈刚性。所有这些重大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不断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第4题:

结合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发展历史,论述建国以来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变化。


正确答案: 建国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体制经历了四个时期:
(1)人民政府委员会时期,基于中国政治形势,地方实行各级建立地方人民政府委员会,实行高度集权制。为更好地发扬民主,地方各级设置了由政府邀请各界代表组成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发挥咨议机关的作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级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可行驶选举本级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权利,但仍需上级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任命才能行驶职权。行政体地方政府其中情况是指仍维持传统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国家,中国建国初期实行人民委员会,仍是一种行政体地方政府。
(2)人民委员会时期。我国通过第一部宪法,对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做出了规定。地方政府第一次设置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人民委员会,既是执行机关也是国家地方行政机关。地方权限由中央政府规定,行使权限的地方政府由当地居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议机构(人大)选出,地方政府是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机关。所以人民委员会时期仍然是一种混合体地方政府。
(3)革命委员会时期。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地方政府现代化过程出现了逆转。革命委员会是集各种权力于一体的唯一地方权力机关。地方政府倒退为维持传统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国家,不存在能反映民意的咨议机关,所以这时的地方政府已经倒退为一种行整体地方政府。
(4)人民政府时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地方政府体制基本恢复到了结束之前的情况,但是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变化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选举产生,人民政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当代地方政府仍然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第5题:

“建国瓷”是建国后首次由国家组织领导,从中央到地方产区的一个大型系统陶瓷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陶瓷恢复和发展的里程牌和盛事。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存在的建国方案主要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建国方案

C.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参考答案:A, C, D

第7题:

建国后的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哪些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①恢复发展国民经济②巩固新生人民政权③推进社会主义改造④实现各阶级、阶层的团结()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正确答案:A

第8题:

自从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成为创建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西服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 A、清朝
  • B、民国
  • C、建国后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 A、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 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 C、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 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