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钻孔灌注桩单桩基础,桩长24m,桩身直径d=600mm,桩顶以下30m范围内均为粉质黏土,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桩顶的附加荷载为1200kN,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0×104MPa,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桩身压缩变形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2011年真题]A 2.0mmB 2.5mmC 3.0mmD 3.5mm

题目
单选题
钻孔灌注桩单桩基础,桩长24m,桩身直径d=600mm,桩顶以下30m范围内均为粉质黏土,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桩顶的附加荷载为1200kN,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为3.0×104MPa,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桩身压缩变形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2011年真题]
A

2.0mm

B

2.5mm

C

3.0mm

D

3.5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桩基沉降计算的说法中,下列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地基附加应力按布辛奈斯克(Boussinesq)解进行计算
B.承台顶的荷载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C.单桩基础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基桩引起的附加应力按(Bwminesq)布辛奈斯克解进行计算确定
D.单桩基础桩端平面以下地基中由承台引起的附加应力按Mindlin(明德林)解计算确定


答案:A,B
解析:
AB。该题属于理解题。《建筑桩基规范》5.5.6~5.5.9条文说明,Mindlin(明德林)解考虑了侧向土体的压重作用,沉降要小些,而Boussinesq(布辛奈斯克)解不考虑侧向土体的压重,响度与平面上的独立基础,沉降要大些,因此,采用等效修正系数来修正两者之间的关系。当桩基Sa/d≤6d时采用Boussinesq解计算地基的附加应力;当粧基Sa/d≥6d时, 采用Mindlin解计入桩径影响公式计算桩的附加应力,以Boussinesq解计算承台底压力引起的附加应力,将二者叠加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注:常用荷载效应组合与计算的对应关系 为:承载力计算采用标准组合,变形计算采用准永久组合,冲切计算采用基本组合。

第2题:

桩基设计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要求,以下选项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正确的是(  )。

A、群桩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时,桩顶竖向力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
B、计算桩基中点沉降时,承台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P0取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压力值
C、受压桩桩身载面承载力验算时,桩顶轴向压力取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压力值
D、抗拔桩裂缝控制计算中,对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其最大裂缝宽度按作用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3.1.7条规定,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采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②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和水平位移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标准组合;③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的整体稳定性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抗震设防区,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④在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确定尺寸和配筋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当进行承台和桩身裂缝控制验算时,应分别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和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⑤桩基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重要性系数γο应按现行有关建筑结构规范的规定采用,除临时性建筑外,重要性系数γο不应小于1.0;⑥当桩基结构进行抗震验算时,其承载力调整系数γR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采用。

第3题: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下列关于桩基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哪个选项进正确的?
(A)确定桩数和布桩时,应來用传至承台底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
(B)计算灌注桩桩基结构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传至承台顶面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桩身混凝土抗力应采用抗压强度设计值
(C)计算荷载作用下的桩基沉降时,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D)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的桩基水平位移时,应采用水平地震作用,风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答案:B
解析:

第4题:

某柱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桩径800 mm,桩长30 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 kN,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 Ec=3. 15X104N/mm2,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土层压缩模量如图,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该单桩最终沉降量接近()。(取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1. 0,桩身压缩系数ξe =0. 6)
(A) 55 mm (B) 60 mm (C) 67 mm (D) 72 mm


答案:C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二十七讲。
②《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5. 14条。
(1) 土层沉降量的计算:
(2)桩身沉降量的计算:
(3)桩基的最终沉降量为66. 8 mm。
答案为(C)。

第5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直径为2.0m的灌注桩,桩身配筋率为0.68%,桩长25m,桩顶铰接,桩顶允许水平位移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4,桩顶水平位移系数νX=2.44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水平承载力,其值最接近(  )kN。(已知桩身EI=2.149×107kN·m2)

A.1200
B.1040
C.1550
D.1650

答案:B
解析:
桩身计算宽度:b0=0.9(d+1)=0.9×(2+1)=2.7m,

第6题:

某高层建筑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800mm,桩长15m,单桩承担竖向受压荷载2000kN,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设计采取的下列哪些构造措施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要求(  )

A. 纵向主筋配8ф20
B. 桩身通长配筋
C.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D.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答案:A,B,D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4.1.1条第1、3款规定,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应小于8ф12;对于抗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ф10,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800mm为大直径桩,配8根20mm钢筋,配筋率为8×3.14×102/(3.14×4002)=0.5%,满足要求。
B项正确,第4.1.1条第2款规定,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该桩端为中风化花岗岩,近似认为为端承桩。
C项错误,第4.1.2条第1款规定,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混凝土预制桩尖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
D项正确,第4.1.2条第2款规定,混凝土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水下灌注桩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第7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桩基的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验算的要求,正确的是(  )。

A、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
B、对于桩顶固接的桩,应验算桩端正截面弯矩
C、对于桩顶自由或铰接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
D、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8.10条规定,对于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的桩,其桩身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对于桩顶固端的桩,应验算桩顶正截面弯矩;对于桩顶自由或铰接的桩,应验算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处的正截面弯矩。②应验算桩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③桩身所承受最大弯矩和水平剪力的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计算。④桩身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执行。⑤当考虑地震作用验算桩身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对作用于桩顶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调整。

第8题: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关于偏心竖向压力作用下,群桩基础中基桩桩顶作用效应的计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

A、距离竖向力合力作用点最远的基桩,其桩顶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最小
B、中间桩的桩顶作用力计算值最小
C、计算假定承台下桩顶作用力为马鞍形分布
D、计算假定承台为柔性板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1.1条及其条文说明,桩顶竖向和水平力的计算对柱下独立桩基,按承台为刚性板和反力呈线性分布的假定。根据公式



距离竖向力合力作用点最远的基桩,其桩顶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最小,公式中取“-”号。

第9题:

某桩基工程采用直径为2.0m的灌注桩,桩身高配筋率为0.68%,桩长25m,桩顶铰接,桩顶允许水平位移0.005m,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25MN/m4,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单桩水平承载力为(  )。
(已知桩身EI=2.149×103kN·m2)

A.1200kN
B.1170kN
C.1550kN
D.1650kN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式(5.7.5)计算,b0=0.9(d+1)=0.9×(2+1)=2.7m;
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第10题:

某柱下单桩独立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如图4-6 所示桩径800mm,桩长30m。在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作用下,作用在桩顶的附加荷载Q=6000kN。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Ec =3. 15×104N/mm2。在该桩桩端以下的附加应力(假定按分段线性分布)及土层压缩模量如图所示,不考虑承台分担荷载作用。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计算,该单桩基础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取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 1.0,桩身压缩系数ξe=0.6)( )

A. 55mm B. 60mm C. 67mm D. 72mm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 — 2008)第5. 5. 14条,单桩沉降由桩身弹性压缩和桩端以下土层的变形两者之和。桩身弹性压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