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

题目
问答题
(五)给定资料6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 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给定资料4”中赵先生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针对“给定资料6”中“药价虚高”的现象,有人认为统一药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策。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要求:观点明确,有条有理,联系实际,不超过300字。


正确答案:

(1) [答案提示]从赵先生拒绝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心态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仍然缺失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大量进城务工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践中都按照各自的规定实施,这两种医疗保险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衔接,由此给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实现全民拥有医疗保险的目标。目前,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这一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
(2) [答案提示]从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药价虚高是医疗行业不争的事实,也是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药补医”的现象普遍存在。药价虚高问题一直是国家相关部门解决的重点,但收效不甚明显,其中既有体制上的弊端,又有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当前,实行药品统一定价销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药品价格问题。首先,药物进入医疗机构的统一招标采购的模式,显然并不足以真正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反而还会带来腐败的新风险;其次,医疗机构的进货渠道不同,各个药店的经营成本不同,以及各个地区的医疗消费水平不同,是药品价格浮动的主要原因。药品也是商品,实行“一刀切”,统一药品定价,有违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最后受到损害的还是药品消费者。只有在政府对药品价格适度干预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政策,才能逐步解决“以药补医”问题,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第2题:

4·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1200字以内。


正确答案:
4.答案提示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推进和高校的“扩招”,使近年中国教育处在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大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媒体对中小学择校、教育乱收费、教育产业化等问题的批评不绝于耳。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上,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与教育过程、学业成就方面的不公平相比,现阶段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农村,教育不公平仍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教育;在城市,教育不公平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和大学阶段。
形成教育不公的原因,除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之外,传统的以中央为主、忽视地方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无视地区、城乡差距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成为导致教育不公的制度性原因。一些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公规则加剧了业已存在的教育不公。农村教育中,影响教育普及、导致流失辍学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费用过高、教学难度过大。后者主要是无视发展差距的“城市中心”导向所造成的。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之间的教育差别开始显现,这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收费不同的支付能力和贫困学生的问题。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城市社会中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和追求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平等。
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途径。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强劲需求。
其次,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实际差距时,应当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
最后,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
同时,应当重视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距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应当将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则。建立教育发展“地方化”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改变无视地区、城乡间巨大差别的大一统模式,从而矫正全国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教育体制的弊端。矫正高度国家化、城市化的教育发展取向,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

第3题:

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仅限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认识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分;

(3)语言顺畅,字体端正,字数1000-12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范文

浅议警车违规管理

曾经,在山西平遥古城发生过一起闹剧,平遥县执法局一名工作人员用警车开道,并动用数十辆公车,为其父举办了一场豪华葬礼,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公里。警车本是用来执行公务,打击犯罪,保一方百姓平安的公务用车,却被用来为葬礼的举行“呜锣开道”,可谓咄咄怪事。然而事实上,随意动用警车办私事却早已不是什么奇闻,接送子女、外出旅游、访亲探友、红白喜事都有“警车私用”的用武之地。难怪平遥当地人如此淡定地认为“人家是当官的,就是威风、气派”。

警车作为一种执行公务的特殊用车,其外观上鲜明的警用标示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表征,将警车作为自己的座驾实际上是披上了一件特权的外衣。由此,个别民警私用警车在马路上肆无忌惮地超速行驶、闯红灯,交通规则对警车来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作用,交通肇事自然难以避免,警车的角色错位,从生命卫士变成了马路杀手;少数民警开着警车耍特权、抖威风,随意开警灯、鸣警笛,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警车违规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看来的车辆管理问题,更是关系到群众的利益、执法的规范以及公安机关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问题。个别民警思想里充斥着的特权意识是警车违规的重要原因。一些民警缺乏警察意识,在行动上往往忘了自己的身份是人民警察,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反而处处耍特权,将自己的行为凌驾于人民的利益和法律法规之上。特权意识是贪污腐化、滥用职权、官僚主义等等劣行的精神根源之一,它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民主与法制精神完全相悖。因此,加强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教育,消除其特权思想是治理警车违规现象的首要之举。

对于警车违规的管理,公安部曾多次进行集中整治,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落实到个别基层公安机关,效果却并不明显,警车违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监督不到位,没有将其纳入常态化的工作监督中去。只有实现监督常态化,才能让警车违规现象越来越少。加强对警车的监督管理,仅靠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网络。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作用,对违规使用警车的现象进行曝光。并引入问责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肃查处警车管理使用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警车的管理责任人、使用责任人及驾驶人员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加大个别民警的违规成本,达到警车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治理警车违规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在制度上予以保证,更要加大整治的决心,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督察任务常抓不懈。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使人民警察确立警察意识,远离特权思想,从而革除警车违规积弊,让警车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本位上来。

第4题:

请围绕“行业潜规则”这一中心问题,写不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1064字)
消除行业潜规则 政府应积极作为
行业潜规则就是指经营者在生产、销售、提供服务过程中,自定的“陋规”,有利于自己牟取利益,不为消费者知晓或难为消费者知晓的交易习惯、格式合同(条款)等损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合法权利的行为和做法。2008年,在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乳制品行业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指标的行业潜规则,最终酿成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其中暴露出的行业潜规则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不仅是食品行业,教育、餐饮、住宿等许多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行业潜规则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有企业无良、社会组织无权、人民群众放任等因素存在,更为重要的还是政府的许多工作做的不够多、还不够好。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个体,天生追求的就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监管缺失或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严格自律显然不切实际:而社会组织则由于自身的性质,虽然可以对行业潜规则进行监督,却没有权利和义务进行管理和处罚;至于广大人民群众,固然人数众多,但在面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时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求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人民群众负起消除行业潜规则的责任显然并不合理。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承担着调节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重任,有义务有责任解决行业潜规则问题;同时,政府掌管着立法、管理、调节、处罚等多方面权能,也有能力解决行业潜规则问题。
由此可见,消除行业潜规则,政府应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履行职责。
要消除行业潜规则问题,政府首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应当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提出设立相关法律和完善相关法律的立法意见,针对现有的和可能出现的行业潜规则,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加大行政法规立法力度,弥补立法空白,杜绝部分企业利用法律漏洞的行为。及时发现是消除行业潜规则的第二步。之所以称之为“潜规则”,就是因为潜规则的隐蔽性和不为人知性,政府应当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做好监督工作,尤其是要和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做好沟通,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见微知著,不让行业潜规则有出现和蔓延之机。彻底治理是消除行业潜规则最为重要的部分。相关部门要划清权责,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加大处罚力度,真正做到行业的公平,市场秩序的稳定。
俗语说“蛇无头不行”,在解决行业潜规则这一问题上,只有政府积极作为,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才会不敢越法律的“雷池”一步,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才能切实起到监督作用和敢于对抗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行业潜规则必定无遁形之处。

第5题:

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请你根据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感悟,并联系实际,以“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掌握在1200字以内。


正确答案:
作答A: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的社会。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事业,在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通过加快教育发展,切实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作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别的重要手段。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教育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教育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快;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城乡、区域、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实施素质教育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深化,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需要提高,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加快教育发展和改革,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析:本文偏题,文章的重心没有放在公平教育上。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审好题,看清题干的要求,切不可盲目下笔。
作答B: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中小学义务教育的推进和高校的“扩招”,使近年中国教育处在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大发展中日益凸显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媒体对中小学择校、教育乱收费、“教育产业化”等问题的批评不绝于耳。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别上,地区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国情之一。与教育过程、学业成就方面的不公平相比,现阶段最重要、最突出的基本问题仍然是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在农村,教育不公平仍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教育;在城市,教育不公平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和大学阶段。
形成教育不公的原因,除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之外,传统的以中央为主、忽视地方的资源配置模式,以及无视地区、城乡差距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成为导致教育不公的制度性原因。一些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公规则加剧了业已存在的教育不公。农村教育中,影响教育普及、导致流失辍学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费用过高、教学难度过大。后者主要是无视发展差距的“城市中心’,导向所造成的。由于社会贫富差距加大,阶层之间的教育差别开始显现,这突出地表现为对教育收费不同的支付能力和贫困学生的问题。由于家庭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城市社会中不同阶层接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影响,人们开始重视和追求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平等。
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实现教育公平:
首先,扩大教育机会,缩小教育质量的差距,是实现教育公平最基本的途径。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开放教育,吸引和促进社会资源向教育的流动,满足教育快速增长对教育经费的强劲需求。
其次,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的理念: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实际差距时,应当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
最后,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同时,应当重视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差距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应当将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原则。建立教育发展“地方化”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改变无视地区、城乡间巨大差别的大一统模式,从而矫正全国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教育体制的弊端。矫正高度国家化、城市化的教育发展取向,是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选择。
评析:本答卷依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写作,行文清晰明了,紧扣文章主旨,是一篇优秀的文童。

第6题:

请根据所给资料以及其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关于中国慈善事业的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让慈善家们能放心捐钱
近日,胡润年度慈善榜发布,中国富豪“富而不捐”再度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对此,众说纷纭,理性剖析与感性斥责互存。
吉利集团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捐赠遭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慈善成本的视角。李书福在做善事过程中,遭遇过许多令人生气的事,有些受资助的学生竟是地方领导之子,有些家里根本不穷。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他决定绕过地方政府,亲自去证实穷孩子,再决定资助,寻1000个穷孩子花掉200万!
寻一个穷孩子就要花2000元,何其高昂的慈善成本!本来,这笔成本完全是可以省下来,惠及更多的穷孩子,只要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都讲诚信,可惜……
慈善捐赠遭遇诚信问题,决不止李书福一个人。排在胡润榜首位置的余彭年至今仍对当年捐赠给某地医院的救护车辆被当作领导“座驾”而耿耿于怀,无奈之下,年过八旬的他只好事必躬亲。他还说,香港有许多慈善家,但慈善方向不在大陆,也是有顾虑。
人同此理,要是自己的捐款,没有雪中送炭,真正落到亟须资助者的手中,而是为权贵锦上添花-被吃掉、喝掉、装进腰包,不但没达到救死扶伤、扶贫济困的目的,而且还助长了官场腐败,败坏社会风气,一举两“失”,谁能不生气?!谁还会继续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
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我国人均捐款仅为0.92元。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38,而我国人均慈善捐款数额仅是美 国的1/7300!原以为大面积的腐败与诚信缺失只会降低投资规模与效率,想不到对慈善事业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对此,有人呼吁立法,完善法制建设来促进慈善事业,包括胡润榜上的全国政协委员杨澜也在今年的两会上递交了《加快中国慈善立法进程》的提案。立法,让慈善事业有法可依,有一个基本保障,但是《慈善法》也解决不了官员的腐败与诚信问题,因此在现阶段恐怕还难寄厚望。
在腐败一时间还难以根除,诚信建设任重道远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让慈善成本降下来,吸引更多的慈善资金流人,应该充分发挥NGO(非政府组织)的作用。NGO的独立、高效、低成本最适合于纯粹的公益事业,包括慈善事业。国外的慈善事业几乎都是靠NGO在运作,政府只是对它们实施严格的监督义务,而对实务决不插手。而中国的NGO面临许多困境:一方面是数量严重不足,仅有的几个组织难以胜任繁重的慈善工作;另一方面,仅有的一些组织(如“青基会”)又被认为具有太强的政府色彩(外国的学者形容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而不受信任,因此NGO在中国慈善事业中的作用甚微。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捐助总额约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
该放手就要放手,将慈善交给NGO,让社会的沃土滋润慈善之树,政府只要除草、浇水就足矣。

第7题:

二、“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层次清楚,有说服力;

(3)不超过400字。


正确答案:

1、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是个人缺乏信仰、政府缺乏监管和对失信者的严厉惩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够深入人心,而仅非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
2、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道德的树立。市场经济的基石是诚信,只有严守法规、诚实经营的企业才能获得成功。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为道德树立提供经济条件和制度保证。
 3、道德失范将阻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道德失范将加大市场经济的运行成本,阻碍运行速度。
4、只有个人具备理想,政府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社会加大对道德的传承,树立道德楷模,才能解决道德失范的问题,才能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基石。


 

第8题:

给定资料3和给定资料10中提到了高考加分的问题,请针对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0分)

要求:观点明确,言简意明,不超过250字。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高考加分,从制度设计层面看,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和“修正”,体现了“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理念。最近几年,高考虚假加分丑闻层出不穷:四体不勤的考生,可以成为体育特长生而获得加分;一直都是汉族的考生,高考前摇身一变成了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虚假高考加分,不但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而且让这项政策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很多考生和家长为此愤愤不平。

我认为,应该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制度改良和校正,以剥离其中的腐败成分,还其本来的面目,其核心就在于信息的公开透明,社会监督的介入。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保障所有考生平等竞争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行政权力公信力的一种救赎。

第9题:

“给定资料6”提到了“生态安全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请结合“给定资料6”,针对“警钟”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要求:条理清晰,对策建议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450字。(15分)


正确答案:

    第三题:
     (1)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2)完善生态保护政策法规,拓宽资金投入渠道。要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方式,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
    (3)建立生态监测评价体系,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国家生态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国家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提供相关的决策依据。
    (4)强化资源开发环境监管,防止人为生态破坏。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防止生态破坏。
    (5)提高全民生态安全意识。要在全社会开展生态安全教育和宣传,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10题:

(三)“给定资料10”提到了英国主要通过行业自律解决网络管理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谈一谈怎样提高网络媒体行业的自律水平。

要求:联系实际,见解深刻,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20分)


正确答案:

  行业自律水平不高是我国网络媒体行业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借鉴英国通过行业自律解决网络管理问题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高网络媒体行业的自律水平:
    一是设立能协调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的专门网络管理机构,实现由网络管理机构牵头,公安、工商等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相关法律和行业自律制度来约束其行为,如制定网络从业人员行为守则、签署责任书等;三是建立行业外部监督机制来倒逼其行业自律,如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四是依法处理违法违规网站,强化其自律意识;五是加强对行业从行者的教育.提高其自律意识。
    通过政府的有效监管和网络媒体行业的严格自律,互联网一定会发挥其主流媒体的作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