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48小时内连续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10分钟1次
测压前调试好各零点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管道通畅
应在安静10~15分钟后再行测定
第1题:
患者术后10h拔除气管插管,护士进行肺部物理治疗方法正确的是
患者,女性,66岁,体重72
K.
G.,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今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2题:
患者男性.30岁。有吸烟史4年,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已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模糊。该患者目前最重要的护理是
A、约束肢体活动
B、防止输液针头脱出
C、监测生命体征
D、保持呼吸通畅
E、遵医嘱给药
第3题:
某病人,男性,67岁,冠心病史20余年,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术中置入桡动脉压监测管,术后进入ICU治疗。此病人进行桡动脉监测,最大的优点是A、在手术过程中,仍能监测每一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
B、重复性好,能反复测量血压变化
C、并发症少
D、能设置血压的报警界限
E、操作简单,易掌握
进入ICU后,对病人进行动态监测及护理,针对桡动脉压监测,下列错误的护理是A、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B、每4~6h调试零点一次
C、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凝血或血液流入换能器
D、观察动脉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红肿
E、可经桡动脉穿刺管输入药物
第4题:
患者男性,60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年,近期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治疗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该患者今日晨8:30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术后,心功能监测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术后48小时内连续监测记录生命体征,每10分钟1次
B、测压前调试好各零点
C、严格无菌操作
D、保持管道通畅
E、应在安静10~15分钟后再行测定
第5题:
若为该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持续膀胱冲洗
B.会阴擦洗BID
C.手术当日鼓励下床活动
D.保持各管道引流通畅
E.术后给予吸氧及监护生命体征
第6题:
护士对患者术后活动进行健康指导,不正确的为
患者,女性,66岁,体重72
K.
G.,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今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7题:
患者,女性,4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15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该患者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手术后的护理评估不包括A、麻醉方式、术中转流、阻断循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功能状况
B、全麻是否清醒,清醒后躁动的原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C、心脏、呼吸功能监测
D、血液供应与微循环情况
E、伤口与各种引流情况
体外循环手术后体温监测叙述正确的是A、术后体温低于36℃时应保暖复温
B、体温逐渐回升至常温时,及时撤除保暖措施并防止体温反跳
C、若体温升至37℃以上,可能是致热原或多肽物质引起的反应
D、若术后体温升至37.5℃,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E、若高达38℃以上,应通知医师予以药物降温
第8题:
该患者术后经桡动脉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要点是
患者,女性,66岁,体重72
K.
G.,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今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第9题:
患者,男性,28岁。有吸烟史4年,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已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清醒后再次出现意识模糊。目前最重要的护理是
A、约束肢体活动
B、防止输液针头脱出
C、监测生命体征
D、保持呼吸通畅
E、遵医嘱给药
第10题:
患者男性,56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3支病变,行3处冠脉内支架治疗,术后未坚持药物治疗,术后1个月突发胸部疼痛2小时入院,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2处支架完全闭塞,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血压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动脉压宜控制在70~90mmHg,并保持平稳
B、袖带式间接测压所测得的压力比动脉测压更为精确
C、平均动脉压宜控制在90~110mmHg,并保持平稳
D、动脉测压部位常经股动脉插管测压
E、收缩压<90mmHg或降至原先值的2/3属低血压
术后测定左房压、右房压、肺动脉压和肺动脉嵌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压前不需调试各零点
B、术后48小时内连续监测记录,每30分钟1次,平稳后改为每小时1次
C、不需无菌操作
D、咳嗽、呕吐、躁动及用力均不会影响测压
E、预防导管折断或导管接头脱落、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