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1次,有时呈羊粪样,伴

题目
问答题
肛裂案例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1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于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病例摘要:何某,男,42岁,已婚,干部。2015年9月10日初诊。患者便血1个月,平时嗜食辛辣。便血色鲜,量较多,血便不相混,便时硬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查体:肛门指检于截石位3、7、11点见光滑的团块,质软无压痛。舌苔黄腻,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肛裂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痔。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下注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便血色鲜,量较多,血便不相混,便时硬核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为主症,辨病为痔。现症见查体:肛门指检于截石位3、7、11点见光滑的团块,质软无压痛。舌苔黄腻,脉弦数,辨证为湿热下注证。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中医病证鉴别:便鲜血,量较少,肛门疼痛剧烈,呈周期性,多伴有便秘,局部检查可见6点或12点处肛管有梭形裂口。治法:清热利湿止血。方剂名称:脏连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猪大肠6g,黄连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2题:

病例摘要:闫某,男,46岁,干部。2015年7月20日初诊。患者大便稀溏1年余,病情时轻时重,每因抑郁恼怒而加重。现症:泄泻,腹部攻窜作痛,大便稀溏,每日3次,伴见体倦乏力,胸胁胀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痢疾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泄泻。中医证型诊断:肝气乘脾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大便稀溏为主症,辨病为泄泻。现症见泄泻,腹部攻窜作痛,大便稀溏,每日3次,伴见体倦乏力,胸胁胀闷。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气乘脾证。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中医病证鉴别: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治法:抑肝扶脾。方剂名称:痛泻要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白芍6g,白术9g,陈皮4.5g,防风3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3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脘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故诊断为喘证。脾失健运,积湿成痰,复感外邪,痰浊干肺,肃降失职,故咳喘胸闷、咯痰量多;痰湿中阻,脾胃不和,故脘痞、呕恶、便溏、口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亦为痰浊阻肺之象。辨证为痰浊阻肺。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治法:化痰降逆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4题:

女性患者,40岁,习惯性便秘3年,经常排便困难,3~5天排一次便,干燥呈羊粪状,近半年来出现便后块状物突出,便后消失,有时便后有鲜血滴出,可能的诊断是

A、内痔

B、外痔

C、直肠癌

D、肛裂

E、直肠脱垂


参考答案:A

第5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0岁,司机。间断便血1年余。患者于1年前出现大便干燥,每3~5天一次,有时呈羊粪样,伴有便血,多为鲜血,附着于大便表面而不与大便相混,有时于便后滴出鲜血或呈喷射状流出,可自数滴至数十毫升。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排便时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患者食欲正常,喜辣食,体重无变化。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22分)1.初步诊断:(4分)(1)便血原因待查。(2)肛门良性病变(如痔、肛裂、息肉)?2.诊断依据(4分)(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间断发作。(2)大便干燥,间断便血1年余,伴肛门周围异物感,有时伴肛门剧痛。当便秘好转时,便血可减少或停止。(3)平素喜食辛辣。(4)查体暂缺。(5)辅助检查暂缺。3.鉴别诊断(6分)(1)结、直肠癌:患者间断便血,应注意考虑本病,但本病多病程较短,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可伴有腹部肿块,多为持续性病程,进行性加重,常有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等消耗性症状,与患者不符。可完善直肠指诊,钡灌肠,结、直肠镜检查以进一步除外。(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间断便血1年余,应考虑本病,但本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一般无肛门剧痛,偶可有便秘,但疾病缓解与便秘好转无关,考虑可能性小,必要时可查结肠镜进一步除外。4.进一步检查(4分)(1)肛门视诊。(2)直肠指诊。(3)便常规+OB。(4)直肠镜。(5)难以明确时做全结肠镜。5.治疗原则(4分)(1)一般治疗: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大量饮酒,保持大便通畅。(2)针对特定的疾病采取相应保守治疗措施。(3)必要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手术治疗。

第6题:

病例摘要:邓某,男,37岁,已婚,农民。2014年1月15日初诊。患者1周前劳累后出现便血,伴少气乏力。现症:便血色紫暗,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痔疮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血证(便血)。中医证型诊断:气虚不摄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劳累后便血,伴少气乏力为主症,辨病为血证之便血。现症见便血色紫暗,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辨证为气虚不摄证。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肠。中医病证鉴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肛门异物感或疼痛,做肛门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与内科所论之便血不难鉴别。治法:益气摄血。方剂名称: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党参3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6g,当归15g,黄芪30g,酸枣仁9g,远志10g,龙眼肉20g,木香9g,阿胶(烊化)10g,地榆15g,槐花15g,仙鹤草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7题:

病史摘要:女性,45岁,间断少量便血3个月,肛门异物感1周。患者3个月前开始,每当便秘或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粪便外常带血,有时便后滴鲜血,一般量不多,排便通畅后即好转。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又出现,并伴有肛门异物和排便不尽的感觉。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48g/L。肛门直肠检查:肛周皮肤正常,未见肛裂或前哨痔,仅于截石位7点处可见静脉团块样物突出。直肠指诊,直肠黏膜光滑、未及肿物、无触压痛。肛门镜检查,于齿状线上方可见静脉样团块,其中7点处团块大而松弛,11点处团块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


参考答案:分析步骤:1.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初步诊断:根据病例材料分析后,初步诊断为内痔,伴有出血、脱垂。诊断依据:(1)典型的病史:无痛性血便,滴少量鲜血。(2)肛门直肠检查所见:可见静脉团块样物从齿状线上方垂下,表面黏膜有破损、出血。2.鉴别诊断(1)直肠癌,有便血、便不尽感等类似症状;直肠指诊有可能触及肿物,结肠镜检查可见菜花状或环形肿物。(2)肛门直肠良性肿瘤,如直肠息肉等,亦可有无痛性血便,需鉴别。直肠指诊可能触及肿物,肠镜检查可见息肉。(3)直肠黏膜脱垂,也可有黏膜脱出(部分脱出),一般较平滑,无静脉团块样物。3.进一步检查(1)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用以排除其他肠道出血性疾患和肿瘤。(2)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肿瘤标志物等,以协助判断有无贫血、肿瘤。4.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增加纤维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2)止血治疗:如应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等。(3)手术治疗:痔单纯切除术,必要时采用。

第8题:

病例摘要:刘某,女,54岁,已婚,退休。患者8年前出现间断咳嗽、咯痰,间断低热,痰中偶有血丝。在当地医院X线片提示"肺结核不除外",间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近1月,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渴,心烦。眠差,形体偏瘦。大便尚可,纳少。舌红干,苔薄黄,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痿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间断咳嗽、咯痰伴低热8年,加重1个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咯痰伴低热,痰中夹有血丝,诊断为肺痨。肾为肺之子,肺虚则肾失资生之源,相火灼金,上耗母气,肺肾两虚,故见咳嗽、咳痰,时有低热;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木火刑金,故见呛咳气急,痰少质黏;肺肾阴虚,心火上炎,故眠差、心烦。舌干红,苔薄黄,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症。辨证为阴虚火旺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肺痨与肺痿的鉴别:肺痨与肺痿的相同点是病位都主要在肺。肺痨具有明确的痨虫侵蚀肺脏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等为主要症状,各症可以间作,或相继发生。肺痿是多种肺部慢性疾患后期的转归,如肺痈、肺痨、咳嗽等病证日久,均可导致肺叶痿弱不用而成肺痿。肺痨晚期,如出现干咳、咯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肺痨 中医证候诊断:阴虚火旺证中医治法:滋阴降火方剂:百合固金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第9题:

患者,女,29岁,便血伴肛痛五月余,病起于产后,因大便干结所致,每次便后肛门疼痛,持续数小时方缓,大便带血,量少色红,大便干结,状如羊屎,伴面色潮红,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截石位12点,肛管裂创溃疡面约0.2cm×0.8cm,伴见赘皮外痔。其诊断是( )

A、结缔组织性外痔

B、内痔

C、早期肛裂

D、陈旧性肛裂

E、肛窦炎


参考答案:D

第10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无痛性便血1个月余入院。大便为鲜红色,无黑便、呕血,查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未行特殊处理。患者应考虑哪些疾病A、结肠癌

B、直肠癌

C、肛裂

D、肛瘘

E、肛窦

入院后应予以哪些检查A、X线胸片

B、心电图

C、直肠镜

D、直肠指检

E、CEA

此时应考虑哪些疾病提示:患者直肠指检发现肛门6点位见一外口,并有脓液溢出。A、肛周脓肿

B、直肠癌

C、肛裂

D、肛瘘

E、肛窦

患者准备手术治疗,应予以哪些术前准备A、予以抗生素

B、灌肠

C、口服泻药

D、肠道准备3天

E、禁食48小时

假如患者为肛裂,肛裂三联症是A、裂口呈陈旧性溃疡

B、前哨痔

C、肛乳头肿大

D、便血

E、肛周脓肿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CDE


问题 2 答案:ABCDE


问题 3 答案:DE


问题 4 答案:ABC


问题 5 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