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单选题酯的醇解产物是( )。A 两种新酸B 新醇和新酯C 两种新醇D 醇和酸E 醇和酰胺
查看答案
问题:单选题机体接触三氯乙烯的生物监测指标是()。A 尿中马尿酸的测定B 尿中甲基马尿酸的测定C 尿中苯乙酵酸和苯乙醛酸的测定D 尿中β-微球蛋白的测定E 尿中三氯乙酸的测定
问题:单选题某地区饮用地表水,近年来当地居民反映该水变咸、发黄。经检验水质,氯化物约超标1倍,色度超过洁净天然水色度范围,欲了解是否被有机物污染,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常用的酶简便方法()。A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化学需氧量B 酸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C 重铬酸钾法测化学需氧量D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耗氧量E 五日法测生化需氧量
问题:单选题用二硫腙法测定铅和镉时,消除彼此干扰的方法是()。A 加入柠檬酸铵掩蔽B 加入酒石酸钾钠掩蔽C 加入氰化钾掩蔽D 加入盐酸羟胺保护E 控制pH在8.5~11测定铅,控制pH在强碱性条件下测定镉
问题:单选题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测定方法为( )。A B C D E
问题:单选题我国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管网末梢含余氯量应控制在()。A ≥0.05mg/LB >0.05mg/LC ≤0.05mg/LD =0.05mg/LE ≥0.5mg/L
问题:单选题苯、二甲苯(邻、间、对)和甲苯这几个苯系物,毒性最大的是( )。A 邻二甲苯B 间二甲苯C 苯D 甲苯E 对二甲苯
问题:单选题共沉淀是指待分离的组分在可溶条件下,由于表明吸附、吸留、共结晶或形成晶核等作用,为共沉淀剂带下来的一种沉淀分离技术。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有机共沉淀剂()。A 甲基紫B 8-羟基喹啉C 二硫腙D 铜试剂E 氢氧化钠
问题:单选题二氧化硫的体积浓度是5×10m-6l/m3,摩尔质量是64,计算标准状况下的质量浓度为()A 14.4mg/m3B 5.00mg/m3C 17.5mg/m3D 75mg/m3E 14.2mg/m3
问题:单选题在用二硫化碳解吸时,应该()。A 防止中毒B 防止爆炸C 防止腐蚀皮肤、黏膜D 防止烫伤E 防止损伤
问题:单选题欲测定矿物中的痕量金属含量,宜采用( )。A 核磁共振法B 气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E 液相色谱法
问题:单选题测定饮用水的耗氧量时,水样采集和保存,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所采用的方法为()。A 用玻璃瓶取样,于冰箱保存7日内测定B 用玻璃瓶取样,于室温保存7日内测定C 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Cl,4℃保存,24小时内测定D 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NO3,4℃保存,24小时内测定E 用玻璃瓶取样,每升水样加0.8mlH2SO4,4℃保存,24小时内测定
问题:单选题硫酸硝酸消化食品样品过程中,要维持定量的硝酸( )。A 避免发生炭化还原金属B 除去干扰杂质C 缩短消化时间D 使样品灰化E 为了消化完全
问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还原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双糖都不是还原糖B 凡是具有还原性的糖都是还原糖C 所有单糖都是还原糖D 含有多羟基酮或多羟基醛的糖E 还原糖均可受碘氧化
问题:单选题水中氯化物在强酸条件下与NO3-反应,生成NO或NOCl,使NO3-损失,结果偏低,必须消除氯化物的干扰。因此应先测氯化物含量,当水样含有200mg/L氯化物时,应加入()A 含219.8mg硫酸银溶液B 含439.7mg硫酸银溶液C 659.6mg固体硫酸银D 879.4mg固体硫酸银E 含879.4mg硫酸银的溶液
问题:单选题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原理,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样品经预处理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B 试液中铅离子被火焰的高温变成基态原子C 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283.3nm共振线D 对共振线的吸收值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E 还原型乙炔/空气火焰测定灵敏度优于氧化型乙炔/空气火焰
问题:单选题当溶解性总固体大于1000mg/L时,应在某种温度范围进行烘烤。在此温度下,矿物质中含有的吸着水都可除去,重碳酸盐均转变为碳酸盐,部分碳酸盐可能分解为氧化物及碱式盐。这里的“某种温度范围”是()。A 100℃±5℃B 100℃±2℃C 110℃±2℃D 180℃±3℃E 105℃±3℃
问题:单选题采集河流、湖泊的表面水样可在()。A 岸边取样B 水面下30~50cm处取样C 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D 岸边1~2m处取样E 距水面下30~50cm,岸边1~2m,距水底的距离10~15cm处取样
问题:单选题铅的原子量为207,测得接触者血液中铅的浓度为400μg/L,若用μmol/L表示,应为( )。A 1.5B 1.9C 1D 0.5E 2.5
问题:单选题测砷的新银盐法中所用的吸收剂是聚乙烯醇-硝酸银-乙醇溶液,在配制过程的描述中,提出按1+1+2先混合聚乙烯醇溶液相硝酸,硝酸银溶液再加入乙醇,其原因是()。A 防止聚乙烯醇与乙醇先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导致聚乙烯醇析出B 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与硝酸产生激烈反应C 防止硝酸银-硝酸与乙醇混合,过高的乙醇浓度会使硝酸银析出D 为了提高聚乙烯醇-硝酸银反应中聚乙烯醇的浓度E 硝酸-硝酸银溶液与乙醇混合后会出现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