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王某,28周岁,由于家境贫穷,家中棉被单薄,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家中棉被难以御寒。为了搞点棉花回家缝制厚一点的棉被,于2011年11月25日,潜入某市棉花仓库。不料,该仓库的棉花全部被打捆成了百余公斤的大包,王某难以搬动。见此情形,王某就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想烧掉捆绳后搞几小包棉花回家.结果在烧掉捆绳时,不慎引发了大火,将仓库价值300万元的棉花烧光了。问:(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王某的行为触犯,哪几个罪名?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王某,28周岁,由于家境贫穷,家中棉被单薄,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家中棉被难以御寒。为了搞点棉花回家缝制厚一点的棉被,于2011年11月25日,潜入某市棉花仓库。不料,该仓库的棉花全部被打捆成了百余公斤的大包,王某难以搬动。见此情形,王某就掏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想烧掉捆绳后搞几小包棉花回家.结果在烧掉捆绳时,不慎引发了大火,将仓库价值300万元的棉花烧光了。问:(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王某的行为触犯,哪几个罪名?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于某日晚潜入某仓库想要偷点东西赚点钱花,由于天黑,看不清仓库里有什么,就点燃火柴查看,发现里面是一些打包衣物,随手将未熄灭的火柴扔到地上,引燃了仓库内存放的衣物,引起大火。王某见火势凶猛赶紧逃跑,结果火灾将整个仓库全部烧毁。对王某应以何罪论处()。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第2题:

某日,张某和王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张某扬言要杀死王某全家。当晚,王某想起张某的话非常害怕,便悄悄潜入张某家中,拿事先准备的铁锤将张某砸死,王某的行为构成()。

A.正当防卫

B.故意杀人罪

C.紧急避险

D.防卫过当


正确答案:B

第3题:

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构成犯罪。
2、因为其具备了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
(1)犯罪客体,指为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本案的犯罪客体为体现棉花所有权的财产关系。
(2)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本案犯罪的客观方面为王某想偷棉花还烧掉棉花的行为表现。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对自己的罪行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本案为小王。
(4)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心理状态。
本案中为偷棉花的故意和烧棉花的过失。
本案中小王的行为符合以上四个犯罪构成要件,故其行为构成犯罪。


第4题:

王某潜入某工厂仓库盗窃,将仓库货物(价值2万元)扔到院墙外,准备一会儿翻墙出去再捡,偶尔经过此处的刘某发现该货物无人看管,遂将其拿走,据为己有。10分钟后,王某来到院墙外,发现货物已无踪影。对于王某、刘某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盗窃罪(既遂)
B.王某和刘某成立盗窃罪共犯(既遂)
C.王某成立盗窃罪(既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D.王某成立盗窃罪(未遂),刘某成立侵占罪

答案:C
解析:
盗窃罪既遂的通说认为,财物离开占有人的实际控制即构成盗窃罪既遂,本案中,王某已经将价值2万元的货物窃得,并扔出墙外,此时,该财产已经离开了占有人的实际控制范围,因此,王某构成盗窃罪的既遂,所以可以排除A项和D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不属于自己的货物据为已有,构成侵占罪。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第5题:

张某因与王某有私仇,在王某从农田回家的路上解开谢某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王某,王某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锄头将狗打死。王某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

A.王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王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C.王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

D.王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正确答案:A
[答案] A。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以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本题中张某指使谢某的狼狗去咬王某,王某将狗打死损害的是第三人谢某的利益,故王某的行为应当是紧急避险。

第6题:

王某是某市市委组织部部长。张某是王某的大学同班同学,一日张某将某建筑公司的经理李某介绍给王某,李某想承担本市旧城改造的一部分工程,请王某帮忙,王某答应了,李某当场送给王某现金10 万元。王某与市建委主任赵某联系,要赵某把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质条件的李某。李某后来又送给王某10 万元。请回答下列88-90 题:

王某的行为触犯的罪名是( )

A.受贿罪

B.滥用职权罪

C.介绍贿赂罪

D.敲诈勒索罪


正确答案:A
【答案】:A
【详解】:本案中,王某是一名国家工作人员,虽然没有直接利用本人的职权,但是他利用了本人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市建委主任赵某,将修建工程承包给李某,并且收受现金20 万元。王某的行为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应以受贿罪定罪量刑。

第7题:

王某将自有轿车向保险公司投保,其保险合同中含有自燃险险种。一日,该车在行驶中起火,王某情急之下将一农户晾在公路旁的棉被打湿灭火,但车辆仍有部分损失,棉被也被烧坏。保险公司对下列哪些费用承担赔付责任()

A、车辆修理费500元

B、王某误工费400元

C、农户的棉被损失200元

D、王某乘其他车辆返回的交通费30元


答案:AC

第8题:

王某的行为触犯了哪几个罪名,为什么?


参考答案:

盗窃罪,失火罪。
因为其有盗窃的故意,并开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没成功,为盗窃未遂。因为其有纵火的过失,且确实烧了棉花、造成了严重后果,故构成失火罪。


第9题:

王某和张某签订了一份棉花买卖合同,约定王英卖给张某棉花5吨。但后来张某下落不明,王某难以履行债务,遂将棉花提存。棉花提存后,一日遭遇雷击烧毁,其损失应由

A.张某承担

B.王某承担

C.张某和王某共同承担

D.提存机关承担


正确答案:A
提存物的所有权因提存而转移于债权人,提存物的风险也一并转移于债权人。在提存期间,提存物因为不可抗力而毁损灭失约风险,由债权人负担。所以,选择A项。

第10题:

王某整日游手好闲,为了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便假装为一公司销售人员,骗取蓝玉棉花厂总经理的信任,签订了一份虚假经济合同。王某将骗取的棉花转卖,所得被其全部挥霍,据查该批棉花价值7万多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投机倒把罪
B.诈骗罪
C.合同诈骗罪
D.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答案:C
解析: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B项与C项属于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题干中适用特别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