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道德评价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手段。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道德评价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手段。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道德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并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1)道德评价的类型
①社会性道德评价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指社会、集团根据当时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体系,对行为当事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与道德裁决的过程。
②自我道德评价
自我道德评价是行为当事人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自已的行为所做出的一种善恶上的认识,是行为当事人对自身行为所做的一种道德判断。
③个体及他型道德评价
个体及他型道德评价是指个体评价者对自己以外的其他当事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和表明倾向性态度的过程。
(2)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
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的有三种,在评价活动中,这三种手段是相互凭借、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①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就是指一定社会或社会集团中,相当数量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人们,从某种传统经验、信仰或愿望出发,自觉地或自发地在或大或小的社会范围内,对某一现象、事件、关系、行为和人物表达、传播、交流其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社会舆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主导性舆论(官方舆论)和自发性舆论。
②传统习惯
传统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认可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式及道德观念等。伦理学意义上的传统习惯,即传统习俗,它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反映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同一过程,它来自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和行为积累,而不是从外部灌输或强加给人们的。
③内心信念(良心)
良心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它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集体的责任、义务关系的自我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反映,也可以说是阶级的或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情感和观念的东西。良心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在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道德评价的主要类型和主要手段。


正确答案: 道德评价的类型主要有:1)社会性道德评价。所谓社会性道德评价是指社会、集团依据当时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体系对行为当事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与道德裁决的过程。2)自我道德评价。所谓自我道德评价,就是行为当事人对自已的行为所做出的一种善恶上的认识,是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对自身行为所做的一种道德判断。3)个体及他型道德评价。所谓个体及他型道德评价,是指个体评价者对自己以外的其他当事人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和表明倾向性态度的过程。
道德评价的主要手段有:
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就是指一定社会或社会集团中,相当数量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人们,从某种传统经验、信仰或愿望出发,自觉地或自发地在或大或小的社会范围内,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关系、行为和人物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社会舆论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主导性舆论,即人们常说的官方舆论,二是自发性舆论。所谓自发性舆论是社会群众个体之间在一定的范围内,直接凭借传统经验及个人特定观念自发表达和流传的对某些事物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性态度。
2)传统习惯。传统习惯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认可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式及道德观念等。伦理学意义上的传统习惯,即传统习俗,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同一过程,它不是从外部灌输或强加给人们的,而是来自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和行为积累。
3)内心信念(良心)。良心是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它是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集体的责任、义务关系的自我意识,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反映,也可以说是阶级的或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情感和观念的东西。良心是在人类的生活实践中,在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的。在评价活动中,这三种手段是相互凭借、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

第2题:

课程实施评价就是运用科学手段,对课程的实施进行量和质的分析、鉴定,其主要类型有()。

  • A、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
  • B、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C、初始评价和总结评价
  • D、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正确答案:D

第3题: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是()。

A、是非标准

B、规章制度

C、进行道德评价

D、进行行政评价


参考答案:C

第4题:

多选题
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
A

社会舆论

B

传统习惯

C

法律法规

D

内心信念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学习的实质和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学习重在强化训练。
当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活动本质是主体的建构活动,需要个体的积极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更多的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活动。哲学界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活动。
总的来讲,目前学术界对学习实质的认识,普遍强调学习中个体的自觉能动作用,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越来越逼近对学习实质问题的深层理解。
当前国外学习理论各派别的共同倾向是,心理学家们始终不懈地在寻找探析学习这种现象的新方式。由于各学者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
目前国外学者对学习的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索里(1983)把学习类型分为五种:
1、联想性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
2、尝试学习,工具性条件作用
3、模仿性学习
4、顿悟性学习
5、含有推理的学习。
认知心理学家加涅则将学习划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态度。其中智慧技能的学习中分别为: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的学习、定义概念的学习、规则的学习
6、高级规则的学习,相当于解决问题。
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意义学习,而后者又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安德森(1983)将知识学习划分为两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梅耶则提出了语义性学习、程序性学习、策略性学习这样三种类型的分类办法。斯皮罗将知识划分“结构良好的知识”与“结构不良的知识”这样两种类型。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是()

  • A、社会舆论
  • B、传统习惯
  • C、法律法规
  • D、内心信念

正确答案:A,B,D

第7题:

道德把握世界的主要手段主要是进行()。

  • A、道德评价
  • B、道德教育
  • C、法律教育
  • D、道德修养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布卢姆提出的一套序列性的评价体系)。
诊断性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之前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考察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准备状况,从而使课程计划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是在课程编制或课程实施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时所进行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效果,在于搜集课程编制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的资料,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依据。
总结性评价:也称“结果评价”,是在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完成之后进行的评价。它与形成性评价相对应,主要目的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整体判断,从而决定推广或修订完善课程计划。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作为课程评价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序列手段,在世界很多国家受到了重视,这三种评价方式的提出改变了原先只注重在课程实施之后进行评价的方式,突出了诊断性和形成性的意义。
(2)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主要是根据评价的主体来划分的。
内部评价:也称“内部人员评价”。课程开发者为评价主体,课程实施者参与其中,通过调查和测验等手段对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鉴定,其主要用于形成性评价。
外部评价:也称“外部人员评价”。它的评价主体不是课程开发者,而是除课程开发者之外的人员。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成果和学生学业情况的测验而进行,着眼于课程实施结果对教育目标所达到的程度,其主要用于总结性评价。
(3)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目标本位评价:是以课程或教学计划的预定目标为依据而进行的评价。它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易于把握是这个方法的优点,缺点是过于关注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目标本身的追问和目标之外的教育结果的评价。
目标游离评价:要求脱离预定目标,以课程计划或活动的全部实际结果为评价对象,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展示这些结果。它是一种课程评价的理念和指导原则,拓展了评价的视野。
(4)根据所发挥作用的不同,又可分为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工作性评价。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税收豁免的范围和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 (1)范围: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
(2)类型:免除关税或货物税,免除所得税。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教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正确答案: 教师道德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体系:
①从横向看,教师道德教育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人格等内容;
②从纵向看,教师道德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层次: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