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胡瑗的“明体用之学”

题目
名词解释题
胡瑗的“明体用之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胡瑗的“明体用之学”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提出的教育宗旨,触及了道学思潮的主题。胡瑗认为圣人之道可以分为体、用、文三个方面。“体”是指哲学思考,“文”是指文化价值,而“用”是指经世济民的外王之学。这三个方面可归纳为体用两者,即“明体用之学”,后来程颐将其表述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胡瑗将佛教的体用范畴引入到儒学中,对以后的道学运动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儒家“内圣外王之学”从中引出了“修己”的道德实践和“治人”的经世致用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创立“太学三舍法”的是()

A.王安石 

B.蔡京 

C.朱熹 

D.胡瑗


参考答案:A

第2题:

胡瑗的分斋教学法也被称之为“()”。


参考答案:苏湖教法

第3题:

宋朝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是()。


参考答案:分斋教学法

第4题:

简述胡瑗的“苏湖教法”及其启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苏湖教学法”是指“分斋教学”,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胡瑗是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主张“明体达用”,其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分为治兵、治民、水利、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旨在培养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在胡瑗的苏湖教法中,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分斋教学尤其是治事斋的提出并以之与经义斋并列,对以经学为内容、科举为主导的官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

第5题:

"苏湖教学法”是由( )发明

A.胡瑗
B.范仲淹
C.王安石
D.朱熹

答案:A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苏湖教学法”。“苏湖 教学法”又名“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 瑗在苏州、湖州二地办学时,使用的一种新的教 法。

第6题:

北宋“庆历兴学”的主持人是()

A.胡瑗

B.范仲淹

C.王安石

D.蔡京


参考答案:B

第7题:

《小学》是宋代教育家()编著的教材。

A.范仲淹

B.胡瑗

C.王安石

D.朱熹


参考答案:D

第8题:

胡瑗的教育管理主张是什么?


参考答案:

胡瑗是宋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
1)要确立学校教育为国家根本的指导思想。
2)要以明体达用为教学的总方针。
3)实行分斋教学制度。
4)全面安排课内外,既注意知识传授,也注意体育和美育。
5)校内的知识学习和校外的社会考察相结合。


第9题:

主持熙宁兴学的是(  )

A.王安石
B.蔡京
C.范仲淹
D.胡瑗

答案:A
解析:
各个人物领导的兴学要记住。王安石领导了熙宁兴学。

第10题:

主张注意儿童特点用“诱之歌诗,导之以礼,讽之读书”的方法来教育儿童的教育家是()。

A王安石

B胡瑗

C朱熹

D王守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