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贸企业某季度组织收购货物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与增值税额分别为200万元与34万元。当季度委托某外贸企业以出口离岸价260万元出口。如果该出口货物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为13%,那么,出口退税额应为()。

题目
某商贸企业某季度组织收购货物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与增值税额分别为200万元与34万元。当季度委托某外贸企业以出口离岸价260万元出口。如果该出口货物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为13%,那么,出口退税额应为()。

A34万元

B33.8万元

C26万元

D0万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商贸企业某月份组织收购货物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金额与增值税税额分别为100万元与17万元,当月委托某外贸企业以出口离岸价为120万元出口, 如果该出国货物适用的出口退税率为13%,那么,出口退税额为( )万元。

A.17

B.13

C.15.6

D.0


正确答案:D
 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不退税。

第2题:

某化工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兼营出口业务与内销业务。

2005年9 月份发生以下业务:(1)国内购进原材料,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当月验收入库;(2)内销货物不含税收入5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格180万元,支付销货运费2 万元,取得运输企业开具的普通发票(3)另有上期留抵税额6 万元。

10月份业务如下:(1)国内采购材料,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元,发票已通过认证,货已经验收入库;(2)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格40万元,海关实征关税10万元;(3)内销货物不含税收入8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120万元。注: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3%。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该企业9月份当月应纳税额。

2、该企业9月份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3、该企业9月份免抵税额。

4、该企业10月份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

5、该企业10月份应退税额。


正确答案:
1、9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180×(17%-13%)=7.2万元; 
9月应纳税额:50×17%-[100×17%+2×7%-7.2]-6=-7.44万元。  
2、9月份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80×13%=23.4万元。  
3、因为7.44小于23.4,所以应退税额为7.44万元,当期免抵税额为23.4-7.44=15.96万元。  
4、10月免抵退税额抵减额为:(40+10)×13%=6.5万元, 
该企业10月份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为:120×13%-6.5=9.1万元。  
 5、当月应纳税额:80×17%-{ 100×17%-[120×(17%-13%)-(40+10)×(17%-13%)] }=-0.6万元。 
0.6小于9.1,所以10月份应退税额为0.6,当期免抵税额为9.1-0.6=8.5 

第3题:

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兼营内销和出口货物,2006年第二季度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为8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为200万美元(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为8.3,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的进项税额为250万元,另外支付进货运费(发票)金额为4万元。该企业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并且有上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35万元。请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应纳或应退增值税税额。


参考答案:(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8.3*(17%-9%)=132.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800*17%-{[250+4/(1+7%)*7%]-132.8]}-35=-18.81(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8.3*9%=149.4(万元)
  (4)按规定,如果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收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8.81(万元)(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49.4-18.81=130.59(万元)

第4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6%。2019年5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80万元。6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出口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上月增值税留抵税额10万元,该企业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多少万元。


答案:
解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FOB价×(征税率-退税率)=200×(13%-6%)=14(万元)。

第5题:

下列关于出口货物劳务的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的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确定
B.生产企业国内购进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加工后出口的货物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的金额后确定
C.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
D.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

答案:A
解析:
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耗用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后确定。

第6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2008年8月的有关业务如下:

(1)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5万元(该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税务机关认证),货物已验收入库;

(2)本月出口货物销售取得销售额100万元;内销货物600件,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140.4万元;将与内销货物相同的自产货物200件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货物已移送;

(3)2008年7月留抵税额为5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当期“免、抵、退”税额。


正确答案: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17%-l3%)=4(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40.4÷(1+17%)+140.4÷(1+17%)÷600×200]×17%-(85-41-5=-58.8(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00×13%=13(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绝对值)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3(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一当期应退税额=13—13=0(万元)
  (6)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的税额=58.8—13=45.8(万元)
  【解析】(1)本题考核出口退税“免抵退”计算方法,注意计算步骤;(2)计算内销销项税额时,视同销售也必须考虑。

第7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9年3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00万元、税额80万元,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出口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上月增值税留抵税额10万元。该企业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 ???)万元。

A.6
B.26
C.34
D.60

答案:A
解析: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6%-13%)=6(万元)。

第8题:

某外贸公司当月采用进料加工复出口方式进口免税原材料一批,CIF价格为100万元,委托国内某工厂加工复出口产品,支付辅助材料款565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加工完毕后回购,支付加工费113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该批产品全部加工完毕,收回后全部出口,FOB价格为200万元。原材料、产品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1%,辅助材料出口退税率为13%。根据上述资料,该外贸公司出口货物退税额为()元。

A.16500

B.18645

C.220000

D.17500


正确答案:D

第9题:

某市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企业总计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万元,税款48万元,已经抵扣进项税额。企业当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400万元,企业出口货物,取得价款200万元。企业当期应纳的城建税是多少?


答案:
解析: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6%-13%)=6(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0+400×16%-(300×16%-6)=22(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当期的免抵税额=26(万元)。
当期应纳的城建税=(22+26)×7%=3.36(万元)。

第10题:

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6%,退税率为13%。2018年6月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的专用发票注明金额500万元,税额80万元。6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出口货物取得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上月增值税留抵税额10万元,该企业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 )。

A.8万元
B.20万元
C.6万元
D.26万元

答案:C
解析: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FOB价×(征税率-退税率)=200×(16%-13%)=6(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