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其中对学校等教育机构的领导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题目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其中对学校等教育机构的领导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26 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规定幼儿园教育为学校教育中的一环,首次明确了幼儿园在日本教育体制中的位置。

A教育基本法

B学校教育法

C幼稚园令

D幼儿园教育大纲


C

第2题:

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领导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沿革?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机构内部领导体制经历了如下的变化:
(l)校务委员会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接管了学校的工作。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实行校务委员会制。委员会有进步的教职员工组成,实行民主管理。
(2)校长责任制。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中央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中小学生暂行章程(草稿)》,草案中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校长1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校长由政府委派,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拥有最后决定权。
(3)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5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一切学校应该接受党委的领导,一切中等学校和初等学校,也应放在党委的领导之下。这一领导体制,加强了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增强了对行政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职能。
(4)当地党委和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3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领导全校的工作”。
(5)革命委员会制。
(6)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78年,教育部重新修订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指出中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学校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的讨论决定,《条例》还进一步规定了“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的经常性工作”。
(7)校长负责制。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决议机构。”“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校长负责制也是我国现行的学校领导体制。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部领导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第一,学校领导体制效能发挥得如何,就是要看学校管理的主体——校长、书记、教职工三者之间的工作关系是否协调、理顺,三者之间的功能是否能够发生整合。第二,进一步有效地、合理地加强学校领导体制的法制规定性是保证学校管理系统有效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是教育法制化的根本要求。第三,加强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行政负责制度这是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的必然要求。第四,学校领导体制的抉择,是教育、政治、经济共同作甩的结果,学校领导体制的类型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相联系。

第3题:

我国法制是如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领导体制的?
我国法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领导体制的。
(1)领导体制类型的规定。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其所办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体制。根据现行规定,国家举办的中等及以下学校,应统一推行校长负责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权责的确定。
①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中,校长与书记都属于学校的高层决策者,他们之间的权责如何划分,是必须处理好的问题。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管理体制的确定,必须以国家的有关规定为准。“在我国办学体制中,国家对办学具有主导地位”。在我国不论实行哪种管理体制,都应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具体来说,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自身建设;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责;保证与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考核与选拔学校的行政负责人,监督校长的工作行为,对学校工作有批评、建议权,并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②学校与行政负责人的权责。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内部领导体制中,校长或其主要行政负责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要上对政府、举办者,下对学生、家长、全社会负责,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的职权是:对学校工作的最终决策权、人事权、财经权、教育教学管理权、校舍校产管理全。
③教职员工的权责。教职员工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既是被管理者,又是民主管理的参与者。教职员工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办学效益、办学质量的提高都必须依靠广大的教职员工。1985年《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建立与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员工代表的大会制度,坚强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教职员工依法对学校进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教职员工行使权力的主要形式是教职员工代表大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依靠教职员工办好学校。”1995年《教育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员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些,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4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的第一条就明确指出: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这说明了(  )。

A.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B.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C.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D.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第一部分“总则”中的相关内容的考查,在《纲要》的总则部分,每一条都点名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第一条中就提到: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非常明显地,这一条说的是为什么要制定《纲要》,是依据什么制定的《纲要》,印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所以,本题A选项是正确答案。

第5题:

1996年9月发布的经国务院批准的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管理的幼教文件是()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幼儿园管理条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参考答案:C

第6题:

《幼儿园管理条例》明确说明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实行园长负责制。()


正确答案:对

第7题: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其中对学校等教育机构的领导体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幼儿园工作条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幼儿园管理条例》


正确答案:C

第8题:

《幼儿园管理条例》规定了幼儿园应当以教育活动为基本活动形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做了全面规定。

A.《民办教育促进法》

B.《幼儿园管理条例》

C.《教育法》

D.《幼儿园工作规程》


参考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