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 ) 。

题目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 ) 。

A.MAC地址
B.LLC地址
C.IP地址
D.端口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OSI 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地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地服务访问点是( )。

A.MAC 地址

B.LLC 地址

C.IP 地址

D.端口号


参考答案C

第2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回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数据帧中,目的地址“000F781C6001”属于(17)的服务访问点。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正确答案:A
解析:在Internet数据帧中,地址“000F781C6001”是一个48位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因此该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表1-3罗列出了OSI参考模型几个关键层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和服务访问点(SAP)。

第3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4~8 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 1 )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 2 ),它包括( 3 )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 4 )),通常分为( 5 )两部分。

第4题:文中( 1 )处正确的答案是( )。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0SI指开放网际互连,它共分为7层结构。分别是:
·应用层:提供网络访问的用户接口。
·表示层:进行数据转换。
·会话层:建立/验证连接。
·传输层:保证端到端的可靠性连接。
·网络层:网络寻址、路南、流量控制等。
·数据链路层:分组建立、传送和接收。
·物理层:定义通信介质的物理特性。
1.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的第1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DTE既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DCE,再经过DCE——D,IE的路径。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为:
(1)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数据通路可以是一个物理媒体,也可以是多个物理媒体连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数据传输,包括激活物理连接,传送数据,终止物理连接。所谓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体参与,都要在通信的两个数据终端设备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通路。
(2)传输数据。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完成物理层的一些管理工作。
2.网络层
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在联机系统和线路交换的环境中,网络层的功能没有太大意义。当数据终端增多时,它们之间有中继设备相连。此时会出现一台终端要求不只是与惟一的一台而是能和多台终端通信的情况,这就是产生了把任意两台数据终端设备的数据链接起来的问题,也就是路由或者叫寻径。另外,当一条物理信道建立之后,被一对用户使用,往往有许多空闲时间被浪费掉。人们自然会希望让多对用户共用一条链路,为解决这~问题就出现了逻辑信道技术和虚拟电路技术。
网络层为建立网络连接和为上层提供服务,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路由选择和中继。
·激活,终止网络连接。
·在一条数据链路上复用多条网络连接,多采取分时复用技术。
·差错检测与恢复。
·排序、流量控制。
·服务选择。
·网络管理。

第4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25)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26),它包括(27)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28),通常分为(29)两部分。

A.建立和释放连接

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

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是

A.MAC地址 B.LLC地址 C.IP地址 D.端口号


正确答案:C
两个相邻层间的信息交换,实际上是由两层间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相互作用的。这里,(N)实体是N层中一个活动的元素,可以是软实体(如一个进程),也可以是硬实体(如智能输入输出芯片)。接口以一个或多个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的形式存在,并通过访问服务点来实现其功能。SAP位于N层和N+1层的逻辑交界面上,是N层实体向(N+1)层实体提供服务的地方,或者说是(N+1)层实体请求N层服务--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有一个唯一的标识标明它的地址,如在物理层的SAP地址可以是异步通信口的地址。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网卡地址。LLC地址是逻辑链路层的SAP,注意局域网中的寻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MAC地址找到网络中的某一个站,第二步是用LLC地址信息找到该站中的某个SAP。端口号是传输层上的SAP即T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就是网络地址在Internet中就是IP地址。

第6题:

七层协议是为研究计算机网络的()而建立的参考模型。

A、体系结构

B、物理接口

C、服务访问点

D、逻辑链路


参考答案:A

第7题:

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之间传送的信息单位称为(134),它包括(135)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136),通常分为(137)两部分。

A.接口数据单元

B.服务数据单元

C.协议数据单元

D.交互数据单元


正确答案:C

第8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数据帧中,目的地址“00-0F-78-1C-60-01”属于(4)的服务访问点。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正确答案:A
解析:在Internet数据帧中,地址“00-0F-78—1C-60-01”是一个48位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因此该地址属于数据链路层的服务访问点。如表4-5所示罗列出了OSI参考模型几个关键层次所使用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和服务访问点(SAP)。

第9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是(30)。

A.IP地址

B.MAC地址

C.端口号

D.用户界面


正确答案:D
解析: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的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应用层的服务访问点是用户界面;端口号是传输层的SAP;IP地址是网络层的SAP;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SAP,网卡接口是物理层的SAP。

第10题:

在OSI参考模型中指出同一个系统相邻两层实体间交互是通过________进行的。

A.协议

B.服务访问点

C.传输实体

D.开放系统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