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题目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I)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 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是否合理。一方面教材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 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国家、地方和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正确答案:
学校

第2题: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强化课程的弹性,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第3题:

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P236-237)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4题: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
解析:
(I)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 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2)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再组织。
(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是否合理。一方面教材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和合 理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教材不断检验完善教材和课程标准。

第5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第6题:

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7题:

试分析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第8题:

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在课程设计模式上表现出关注实践、集体审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第9题: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有关课程管理的改革趋势是实行__________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正确答案:
、国家、地方和 学校

第10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教材改革之外,它还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课程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材评价等)、课程管理等与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学生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评判、确定学生对教育目标的达成度,而且也对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的调适、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调整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评价反映课程改革的质量与效果,对课堂教学、教材编制等起到一定的诊断和矫正功能。
因此,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不可分,必须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上海市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来构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