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题目
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归因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多选

A. 完整性
B. 一致性
C. 特异性
D. 集中性

答案:B,C
解析: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归因
归因时,人们使用三种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咨询书课本翻译—「共同性」其他人也如此吗 (consistency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一致性」这个人总是如此吗 (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特异性」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第2题:

[多选题] 根据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信息包括(  )。

A.环境性信息
B.特异性信息
C.共同性信息
D.一致性信息

答案:B,C,D
解析: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①特异性信息,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②共同性信息,即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③一致性信息,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中得出结论。如果特异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就可能做出外部因素的归因;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

第3题:

凯利三维归因理论中的一致性是指行为者的行为始终不变,保持一致。()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的理论主要有()。

  • A、韦纳的归因理论
  • B、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
  • C、凯利的三维理论
  • D、泰勒的归因理论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简述凯利因果归因模型的基本维度。
凯利提出了三个基本维度:
(1)实体的特异性,指某个人对不同刺激或不同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
(2)一致性反应,是指其他人对这个实体都这样反应的程度;
(3)一贯性,是指个体对于这种刺激在其他的时间和其他的场合下以同样方式反应的程度。

第6题:

根据凯利的归因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的信息包括()。多选

A. 环境性信息
B. 特异性信息
C. 共同性信息
D. 一致性信息

答案:B,C,D
解析:
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 /归因
归因时,人们使用三种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咨询书课本翻译—「共同性」其他人也如此吗 (consistency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一致性」这个人总是如此吗 (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特异性」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第7题:

简述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凯利认为对一个行为做出推论时,有三个因素必须考虑:
1、实体特异性。实体的特异性是指行为主体的反应是否指针对某一特定实体;
2、一致性反应。不同的行为主体是否对同一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3、一贯性。行为主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情景下是否一贯地以这种方式行动。
凯利提出的是协变原则,他认为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应和一贯性这三个维度是在协同变化的,故称三维学说,又称为立方论。

第8题:

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归因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完整性 (B)一致性
(C)特异性 (D)集中性


答案:B,C
解析:
归因时,人们使用三种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咨询书课本翻译—「共同性」其他人也如此吗?(consistency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一致性」这个人总是如此吗?(distinctiveness information)咨询师课本翻译—「特异性」是否此人只对这个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他刺激有同样的反应?

第9题: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为()。

  • A、控制点理论
  • B、折扣理论
  • C、侵犯理论
  • D、三维理论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和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正确答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在1967年提出了三维归因理论。就是将人的行为原因置于三个维度,对认知对象的稳定属性进行推论。其认为处理他人行为信息有三条基本标准:
1.独特性,指行为者的某种行为是特殊的还是在多数情况下一直如此。
2.一致性,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行为者一致。
3.一贯性,指行为者对行为现象的这种行为是一贯如此,还是偶然为之的。
一致性高、区别性高、一贯性低则将事情的发生归因与外部因素;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的话则将事情的发生归因与内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ner)等人在1972年提出了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归因问题的创始人海德(F.Heider)提出人的行为原因有能力、努力、难度和机遇四种。维纳把海德的四种原因概括为可控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从可控性来看,努力和能力是可以控制的,而机遇和难度是不可以控制的。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难度属于稳定的,而努力和机遇则是不稳定的。另外,从内外源上来看,能力和努力是内部原因,而难度和机遇是外部原因。维纳研究发现,成功期望高的人失败后,更多地把原因归为不努力和不走运。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引起人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并影响人的未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