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阐述男生女生的心理差异及教学建议。

题目
联系实际阐述男生女生的心理差异及教学建议。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性别差异是指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以及在智力、人格和成就等方面的心理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的总体上是平衡的,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大。第二,男女两性在智力结构上表现出不平衡性。第三,男女智力差异发展变化具有年龄倾向。第四,智力差异取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格和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第一,性格特征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到了中学阶段,学生逐渐形成了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并表现出性别差异。第二,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小学男生对数学、体育和美术的兴趣超过女生;女生对语文、英语和音乐的兴趣超过男生。中学男生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兴趣超过女生;女生对语文、外语、政治、历史等文科的兴趣超过男生。在课外阅读兴趣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分化,到初中三年级出现明显区别,而后到了高中二年级其差异又渐小至不明显。第三,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小学阶段,女生在成就性动机、认知性动机上都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附属性动机上显著地高于女生,其中为满足家长的要求和监督,为执行老师指示而学习因素差异非常显著。中学阶段,男生成就性动机及其所含的竞争性、新奇性因素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成功性因素,认知性动机中的获取知识因素显著高于男生:威信性动机和班级威信因素女生略高于男生,他人尊重、社会影响因素男生略高于女生,附属性动机和执行教师要求,挣大钱因素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第四,学习归因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把失败归结为自己内部的因素,如努力程度不够、自己的学习能力较低等:男生则更多地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学习内容太困难、学习任务重、教师教学方法不好等问题。(2)依据性别差异的教育策略第一,改变不同性别学生的性格局限,培养积极兴趣,提高多种能力。男女生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教育他(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发扬优点,弥补缺点。第二,改变传统观念,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彻底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对女生的进步主义表扬,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女生应热心指导,帮助他们与男生并驾齐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联系实际,谈谈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正确答案:
专家与新手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同时,专家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练习与反馈习得的,而新教师却不会这样去做,在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
(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作必经的步骤。专家教师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刚才教的知识,而不是纪律问题;而新教师则往往把练习时的纪律看作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时间短,效率高,而新教师缺乏必要的程序,花费的时间长,效率低。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专家教师比新教师提的问题更多,并且在学生错误回答后,更易针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是给出指导性反馈。在对学生发出的非言语线索上,专家教师常利用这种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而新教师往往只注意课堂中的细节,也难以解释他们看到的事物间的联系。

第2题:

联系实际,请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措施。


正确答案:

第3题:

阐述初中生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参考答案: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有:(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3)独立意识。初中生的反抗方式常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

第4题:

请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阐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正确答案:
促进智力发展的措施:

(1)培育学生的认知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三种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第5题:

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第6题:

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标准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今天着重来讲讲兴趣诱导法和赏识奖励法。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善于发现、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进行深人的探究和学习的方法。儿童的兴趣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家长要善于利用儿童的积极兴趣,引导儿童的学习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孩子的兴趣也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孩子先天的兴趣需要家长的及时发现和栽培;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注意保护和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深化孩子的兴趣;孩子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需要家长通过后天去培养。 而)赏识奖励法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良行为,并对孩子的
优良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的方法。首先,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其次,家长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第三,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
家庭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我观点或建议略。

第7题:

四、根据资料,回答下题。 年级

性别

2004级

2003级

2002级

2001级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东北

326

236

258

269

279

282

262

196

华北

258

268

289

193

245

239

198

182

华中

562

456

526

487

517

425

487

409

华东

173

69

169

81

170

76

158

63

华南

125

93

132

84

124

103

112

72

西北

56

15

59

8

52

14

39

6

西南

121

147

113

169

120

142

96

83

东南

269

159

283

146

236

186

224

125

第94题:与2001级学生相比,2004级学生男生的比例增长约为( )。

A.1% B.5% C.145% D.20%


正确答案:D

第8题:

联系实际阐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公民道德和政治品质的教育。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第9题:

联系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赫尔巴特是传统教学理论的代表,其主要教育学思想有:
①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
②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主张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
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及权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2)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其教学思想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其主要教育学思想有:
①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②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

第10题:

联系实际,谈谈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


答案:
解析:
【要点解析】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同时,专家型教师知道许多课堂规则是可以通过练习与反馈习得的,而新教师却不会这样去做,在阐述规则的时候,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教师则相对缺乏这些方法。
(3)教材的呈现。专家型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教师则不能。
(4)课堂练习。专家型教师将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教师仅仅把它当做必经的步骤。专家型教师关心的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刚才教的知识,而不是纪律问题;而新教师则往往把练习时的纪律看做是课堂中最重要的事情。
(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型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时间短,效率高,而新教师缺乏必要的程序,花费的时间长,效率低。
(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应用。新教师或者缺乏或者不会运用教学策略。在提问策略与反馈策略上,专家型教师比新教师提的问题更多,并且在学生错误回答后,更易针对同一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或者是给出指导性反馈。在对学生发出的非言语线索上,专家型教师常利用这种线索来判断和调整教学。而新教师往往只注意课堂中的细节,也难以解释他们看到的事物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