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物与各项主张、言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题目
下列人物与各项主张、言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卢梭——人民主权
B. 梁启超——民主共和
C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人物和称呼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书圣——王羲之
B. 诗圣——杜甫
C. 诗家夫子——王昌龄
D. 画圣——张择端


答案:D
解析:
画圣是吴道子,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

下列成语与所涉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图穷匕见——荆轲
B. 高山流水——伯牙
C. 破釜沉舟——项羽
D. 投笔从戎——岳飞

答案:D
解析:
投笔从戎,形容的是班超。班超曾经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怎么可以现在一样碌碌无为呢?”后来在西域立功,被封为定远侯。故本题的答案为D。

第3题:

简述《孟子》的成书情况及主要内容。

A.《孟子》七篇,系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B.《孟子》七篇,由其弟子万章编撰,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上智下愚”,主张性恶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C.《孟子》七篇,系孟子自编,书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孟子游说各国时对各种问题所发表的重要言论,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君民同贵,主张平等,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人物与教育主张对应不正确的是:

A.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B.孟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答案:B
解析: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物应是老子。故选B。

第5题:

下列成语与历史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一字千金——吕不韦
B.入木三分——王羲之
C.痛饮黄龙——项羽
D.一诺千金——季布

答案:C
解析:
“痛饮黄龙”语出《宋史·岳飞传》:“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表现的是岳飞的豪情壮志。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第6题:

下列人物与各项主张、言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卢梭——人民主权

B.梁启超——民主共和

C.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

答案:B
解析: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主义者号召进行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史称戊戌变法。他们主张“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故选B。

第7题:

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涉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图穷匕见——荆轲
B. 高山流水——伯牙
C. 破釜沉舟——项羽
D. 投笔从戎——岳飞

答案:D
解析:
投笔从戎的故事主人公说的是东汉的班超,因此D选项对应不正确,其余选项正确,故本题选择D。

第8题:

下列各项中的成语典故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司空见惯—陶渊明

B.暴殄天物—隋炀帝

C.乐不思蜀—刘备

D.家徒四壁—司马相如


正确答案:D
成语“司空见惯”表示对一些事情看得多了就不再感到奇怪。它出自刘禹锡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所作的诗句“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A项不正确。成语“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典故出自商纣王,而不是隋炀帝,B项排除。“乐不思蜀”的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C项错误。“家徒四壁”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讲的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在梁孝王死后回到成都老家,他家十分贫寒,生活十分艰难。他的朋友邻邛县令王吉邀请他去大财主卓王孙家去做客。他看上了卓王孙的寡妇女儿卓文君,两人私订终身,回到他那家徒四壁的家,开始过他们清苦的生活。由此可知,成语典故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D项。

第9题:

下列成语与典故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四面楚歌——项羽
B.三顾茅庐——刘备
C.围魏救赵——孙膑
D.一鼓作气——曹操

答案:D
解析:
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在曹刿的精明策划下,最后鲁国一鼓作气以弱胜强。故D项的成语与典故中的人物对应不正确,本题正确答案选D。

第10题:

下列古典小说中,人物与故事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贾宝玉——怒摔通灵宝
B、诸葛亮——巧设空城计
C、鲁智深——醉打蒋门神
D、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答案:C
解析:
“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均出自于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