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预测因子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预测因子
B.根据评价等级确定预测因子
C.根据评价范围确定预测因子
D.根据预测模型确定预测因子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选用网格模型模拟PM2.5的环境影响时,预测时段应至少选取评价基准年的()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A,B,C,D
解析: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可以模拟复杂化学反应的模型包括()

A.CALPUFF
B.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C.AUSTAL2000
D.ADMS

答案:B
解析:

第3题:

(2019年)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 取暖期
B. 停暖期
C. 冬季
D. 夏季

答案:C
解析:

第4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见原文8.9。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某电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模拟一次污染物为SO2和NOx,且电厂所在地区近20年统计的全年静风(风速≤0.2m/s)频率为40%时,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型有()

A.CALPUFF
B.AUSTAL2000
C.AERMOD
D.ADMS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因子中,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须选择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有 ( )。

A.TSP
B.H2S
C.二噁英类
D.臭气浓度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7.3.1.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垃圾填埋过程中会产生TSP,且根据3.2常规污染物定义,TSP是常规污染物,因此A正确)。7.3.1.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硫化氢在TJ36-79中有限值,且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9.3,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污染物,因此B正确),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选项D臭气浓度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3.2定义可知,不是一种污染物,是恶臭气体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因此D不选。选项C属于生活垃圾焚烧中产生的污染物,因此不选C。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下列可以预测烟塔合一源的预测模型是()。

A. AERMOD
B. AUSTAL2000
C. 区域光化学网格模型
D. EDMS/AEDT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

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答案:A,B,D
解析: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包括()

A.SO2
B.NOx
C.TSP
D.PM2.5

答案:A,D
解析:
根据HJ2.2-2018中6.4.1.1原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

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答案:B,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