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37.3℃,P102次/分,R21次/分,BP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

题目
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37.3℃,P102次/分,R21次/分,BP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②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15mV,V1~V6T波倒置。心肌酶:AS/56U/LDH364U/L、CK1070U/L、CK-MB90U/L胸部X线:心肺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室壁运动减弱,符合心肌炎改变。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

A.大多数经过适当的治疗能痊愈
B.大多数预后不良
C.大多数形成心肌病
D.少数预后良好
E.大多数留有心律失常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37.3℃,P102次/分,R21次/分,BP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②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15mV,V1~V6T波倒置。心肌酶:AS/56U/LDH364U/L、CK1070U/L、CK-MB90U/L胸部X线:心肺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室壁运动减弱,符合心肌炎改变。

本病例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肌炎

B.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C.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D.二尖瓣脱垂

E.扩张性心肌病


正确答案:C

第2题:

病历摘要男性,65岁。发作性胸痛3天,加重4小时。患者3天前劳累后出现发作性心前区钝痛,放射至颈部和左上臂,持续5~10分钟,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后可自行缓解,未就诊。4小时前上述症状加重,呈压榨样剧痛,伴胸闷、心悸、恶心、无呕吐,含服硝酸甘油片2片后无缓解,遂送来急诊,患病以来无发热及咯血,大小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吸烟史40年,约20支/天。查体:T36.7℃,P58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楚,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58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减弱,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肌钙蛋白T(cTnT)1.0ng/ml(正常值<0.05ng/ml),HDL-C0.53mol/L,LDL-C1.9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及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总分22分)一、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9分)(一)初步诊断1.冠心病(0.5分)(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5分)(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分)(3)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0.5分)2.血脂代谢异常(0.5分)(二)主要诊断依据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老年男性,急性起病,血脂异常及吸烟史(0.5分)(2)和劳累有关的胸痛并逐渐加重,疼痛放射至颈部和左上肢,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症状不能缓解(2分)(3)心电图:Ⅱ、Ⅲ、aVF导联,病理性Q波及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0.5分)(4)辅助检查:肌钙蛋白增高(0.5分)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0.5分)3.心功能Ⅰ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0.5分)4.血脂代谢异常:HDL-C降低(0.5分)二、鉴别诊断(4分)1.不稳定型心绞痛(1分)2.主动脉夹层(1分)3.急性肺栓塞(1分)4.急性心包炎(0.5分)5.急腹症(0.5分)三、进一步检查(4分)1.动态检查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1分)2.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检查(0.5分)3.血气分析及胸部X线片(1分)4.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1分)5.腹部B超(0.5分)四、治疗原则(5分)1.一般治疗:绝对卧床,吸氧,心电监护,低脂饮食(1分)2.解除疼痛:如使用吗啡、硝酸脂类药物(1分)3.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分)4.再灌注治疗(1分)5.对症治疗及冠心病二级预防(1分)

第3题:

【案例】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37.3℃,P102次/分,R 21次/分,BP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②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15mV,V1~V6 T波倒置。心肌酶:AST 56U/L、LDH 364U/L、CK 1070U/L、CK-MB90U/L胸部X线:心肺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室壁运动减弱,符合心肌炎改变。本病例的诊断是A.风湿性心肌炎

B.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C.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D.二尖瓣脱垂

E.扩张性心肌病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依据是A.明确的病毒感染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三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B.感冒后出现不能用一般原有解释的疲乏无力和胸闷、心悸。气短

C.确切的心脏损害依据: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广泛S-T段水平下移、T波倒置。心肌酶显著增高:LDH 364U/L、CK 1070U/L、CK-MB90U/L

D.为青壮年,既往体健,无风湿性心肌炎、中毒性心肌炎、p受体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等病史

E.以上都是

对本病例的治疗原则应除外A.卧床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B.频发室早二联律采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C.对症、支持治疗

D.早期大量激素治疗

E.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救治除外以下哪一项A.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提高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抢救成功的关键

B.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卧床休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C.均应卧床休息和心电监护

D.Ⅲ度AVB或高度AVB给予安装临时起搏器以度过急性期

E.早期伴有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应及早采用综合措施及时救治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是A.大多数经过适当的治疗能痊愈

B.大多数预后不良

C.大多数形成心肌病

D.少数预后良好

E.大多数留有心律失常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C


问题 2 答案解析:E


问题 3 答案解析:D


问题 4 答案解析:B


问题 5 答案解析:A

第4题:


男性患者,19岁,大学生。近月来常出现胸闷、心悸、气短,尤以运动后明显,伴发热、出汗、心跳加快、疲乏无力,常出现头痛。发病前3周有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无其他疾病史。查体:T 37.3℃,P 102次/分,R 21次/分,BP 120/84mmHg。神清,心率102次/分,第一心音减弱,律不整,可闻早搏3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心电图: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二联律;②各导联S-T段水平下移0.1~0.15mV,V~VT波倒置。心肌酶:AST 56U/L、LDH 364U/L、CK 1070U/L、CK-MB 90U/L胸部X线:心肺未发现异常。心脏B超:室壁运动减弱,符合心肌炎改变。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救治除外以下哪一项
A.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提高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抢救成功的关键
B.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卧床休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
C.均应卧床休息和心电监护
D.Ⅲ度AVB或高度AVB给予安装临时起搏器以度过急性期
E.早期伴有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应及早采用综合措施及时救治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患者,女性,69岁,已婚。心悸3天。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不伴胸骨后疼痛,无气短、发热、咳嗽咳痰等,无恶心呕吐,也无腹痛腹泻。无多食、消瘦。发病以来,食欲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间断服用"复方降压片"。无药物过敏。查体:T36.9℃,P88次/分,R16次/分,BP160/90mmHg。颈静脉无怒张,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心音低钝,节律不整,每分钟可闻及7~8个期前收缩,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心脏杂音。全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多个导联间歇出现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1.初步诊断(1)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高血压2级(中危)。2.诊断依据(1)频发室性期前收缩:①老年女性,急性起病,心悸3天,无其他阳性症状。②查体:心率88次/分,心音低钝,节律不整,每分钟可闻及7~8个期前收缩。③心电图示多个导联间歇出现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2)高血压2级(中危):①高血压病史20年,间断服药治疗;②BP160/90mmHg,高危因素(女性年龄>65岁)。3.鉴别诊断①冠心病;②心肌炎;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④心脏神经官能症。4.进一步检查①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②心肌酶学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病毒抗体、血生化。③胸片;④心脏彩超。5.治疗原则①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口服心律平、慢心律、胺碘酮、倍他乐克等。②消除诱因:减轻病人焦虑与不安,避免吸烟、咖啡、浓茶、应激等诱发因素。

第6题:

病例摘要:辛某,男,42岁,科研人员。2014年8月就诊。患者2周前因天气变化突然而着凉感冒,未予重视。自行口服感冒冲剂、阿奇霉素等药物后流涕头痛等症状消失,但仍觉疲乏无力。近3天来自觉心慌,常由于活动或者精神紧张而诱发,经过休息后可以缓解。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每分钟8~10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8次/分,律齐,频发室性早搏。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心房颤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阴,心为神舍,心气不足易致神浮不敛,心神动摇,少寐多梦;胆气怯弱则善惊易恐,恶闻声响。心胆俱虚则更易为惊恐所伤,稍惊即悸。心位胸中,心气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故胸闷气短;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劳累耗气,心气益虚,故劳则加重;脉象动数或细弦为气血逆乱之象。西医诊断依据:室性早搏:依据心电图诊断。QRS波群提早出现,其形态异常,时限大多>0.12s,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ST段随T波移位,其前无P波。发生束支近端处的室性早搏,其QRS波群可不增宽。室性早搏后大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基础心律较慢时,室性早搏可插入于两次窦性心搏之间,形成插入型室性早搏。偶见室性早搏逆传至心房的逆行P波,常出现于室性早搏的ST段上。西医鉴别诊断: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律不齐伴脉搏短绌。心电图:P波消失,代以间距、大小均不规则的房颤波,频率为350~600次/分,V导联最清楚,有时f波极纤细而不易辨认;R-R间距绝对不规则,形态和振幅略有不同;QRS波群大多与窦性心律时相同,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出现宽大畸形。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候诊断:阴虚火旺证西医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中医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方剂: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酸枣仁12g;柏子仁10g;当归10g;天冬9g;麦冬10g;生地15g;人参10g;丹参9g;玄参10g;茯苓12g;五味子8g;远志肉9g;桔梗8g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每服9g,日3次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脉注射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第7题:

王某,女,17岁,学生。2006年7月就诊。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症状,同时伴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各项检查后被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好转,但每当劳累均会发生心慌气短症状,近1周因劳累复发,症状较以前明显严重。心悸胸闷,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咽干,时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4~6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无苔,脉促。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中医病证诊断:心悸,心阴虚损证西医疾病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

第8题:

男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胸闷气短半年伴晕厥4天。患者半年前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天前上体育课时晕厥一次。当地医院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2”,经治疗好转。查体:T36.2℃,P86次/rain,R21次/分,BP120/70mm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整,心音低钝,主动脉瓣区闻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本病例的诊断是

A.重度主动脉狭窄

B.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C.先天性主动脉上狭窄

D.轻度主动脉狭窄

E.先天性主动脉下狭窄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男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胸闷气短半年伴晕厥4天。患者半年前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天前上体育课时晕厥一次。当地医院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2,经治疗好转。查体:T36.2℃,P86次/min,R21次/分,BP120/70mm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整,心音低钝,主动脉瓣区闻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主动脉狭窄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最主要手术指征是

A.重度主动脉狭窄伴有心绞痛、晕厥或心力衰竭患者
B.无症状的轻中度狭窄患者
C.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D.高龄患者
E.合并主动脉关闭不全或冠心病者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男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胸闷气短半年伴晕厥4天。患者半年前常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4天前上体育课时晕厥一次。当地医院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经治疗好转。查体:T 36.2℃,P 86次/min,R 21次/分,BP 120/70mmHg,神清,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整,心音低钝,主动脉瓣区闻4/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哪一项不是本病例的主要诊断依据
A.呼吸困难、心绞痛:患者反复胸闷气短半年,活动后加重
B.伴晕厥4天
C.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
D.主动脉瓣区闻4/6收缩期杂音
E.心脏B超检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瓣膜口0.5cm

答案:C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