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题目
下列关于结构抗震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支柱,计算柱轴压比时,考虑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的影响,应分别乘以1.5.1.2的增大系数
B.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C.剪力墙连梁端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可取2h和500mm中的较大值(此处h为连梁截面高度)
D.铰接排架柱吊车梁区段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可取上柱根部以上300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4种观点:
I.达到A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
Ⅱ.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的性能目标,应不低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规定的基本设防目标;
Ⅲ.严重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其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为A级;
IV.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
试问,针对上述观点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 I、n、Ⅲ正确,Ⅳ错误
B Ⅱ、Ⅲ、Ⅳ正确,I错误
C I、II、Ⅳ正确,Ⅲ错误
D I、Ⅲ、Ⅳ正确,Ⅱ错误


答案:C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3.11.1条条文说明第2款,I正确;
根据《抗规》3.10.3条第2款,II正确;
根据《高规》3.1.4条及3.11.1条条文说 明,Ⅲ错误;
根据《高规》3.11.1条,IV正确。

第2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A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高规》10.2.4条,Ⅰ不正确;
根据《高规》10.5.1条,Ⅱ正确;
根据《高规》10.3.3条,Ⅲ不正确;
根据《高规》10.6.3条第3款,Ⅳ不正确。

第3题:

下列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

B.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C.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

D.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使结构和连接部位具有较好的延性。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关于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下列叙述,( )不正确。

A.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B.框架结构的内隔墙可不考虑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按建筑分隔需要设置
C.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D.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关于地震的“震级”和“烈度”两名词的概念及其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下列( )是正确的。Ⅰ.是不同的概念;Ⅱ,是同一的概念;Ⅲ.结构抗震设计是以震级为依据的;Ⅳ.结构抗震设计是以设防烈度为依据的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答案:B
解析: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种度量,而烈度是指地震时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二者是不同的概念。结构抗震设计是以设防烈度为依据的。

第6题:

下列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主张,其中何项不正确?
(A) 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B) 8度抗震设计时,跨度大于24m的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C) 8度抗震设计的带转换层高层结构中的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D) 8度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


答案:D
解析:
答案:(D)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3.3.2条3、4款及条文说明和10.2.6条,(A)、(B)、(C)正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1条注(D)不正确,故选(D)。

第7题:

下列关于复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4种说法:
Ⅰ.7度抗震设防时,地上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在抗震设计时,仅需在加强层核心筒剪力墙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试问,针对上述说法正确性的判断,下列何项正确?(  )[2012年真题]

A. Ⅳ正确,Ⅰ、Ⅱ、Ⅲ错误
B. Ⅱ正确,Ⅰ、Ⅲ、Ⅳ错误
C. Ⅰ正确,Ⅱ、Ⅲ、Ⅳ错误
D. Ⅰ、Ⅱ、Ⅲ、Ⅳ均错误

答案:B
解析:
Ⅰ项,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4条规定,7度抗震设防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结构;
Ⅱ项,根据第10.5.1条规定,7度、8度抗震设计时,层数和刚度相差悬殊的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
Ⅲ项,根据第10.3.3条规定,在抗震设计时,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应在加强层及其相邻层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Ⅳ项,根据第10.6.3条第3款规定,多塔楼结构在抗震设计时,塔楼中与裙房相连的外围柱,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第8题:

关于框架-抗震墙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抗震墙的数量越少越好

B. 地震作用主要由框架来承担

C. 抗震墙的数量多,结构的震害会减轻

D. 抗震墙的数量越多,结构延性越好


参考答案C

第9题: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宜避免错层结构
B.钢框架一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性能不如钢框架一支撑结构
C.多塔结构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D.钢桁架筒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形式

答案:C
解析:
多塔连体结构与多塔结构相比,受力复杂,且连接部位易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多塔结构不宜设计成多塔连体结构。

第10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用多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B)用设计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C)用罕遇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的弹性位移和结构内力,进行截面承载力验算
(D)抗震设计指抗震计算,不包括抗震措施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