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乙上市公司6%的股份,对上市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题目
(2012年)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乙上市公司6%的股份,对上市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M公司对下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错误的是( )。

A.M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M公司持有某公司70%的股份,M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C.M公司持有某公司35%的股份,对该公司有重大影响,该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D.M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2006年1月1日将其中40%的股份予以转让,M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6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内容,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采用成本法核算,存在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2题:

2012年1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5%,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该长期股权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2012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2011年度现金股利共2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2年3月末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万元。

A.1000

B.1195

C.1200

D.1205


正确答案:D

第3题:

M公司对下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错误的是( )。

A.M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M公司持有某公司70%的股份,M公司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C.M公司持有某公司35%的股份,对该公司有重大影响,该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D.M公司持有某公司60%的股份,2009年1月1日将持有股份的40%予以转让,M公司董事会决定,对该项投资2009年度改按成本法核算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新准则的内容,存在控制关系的情况下采用成本法核算,存在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情况下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4题:

甲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取得乙上市公司6%的股份,对上市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  )



答案:错
解析:
本题根据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6%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应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
本题在考试时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尚未修订时也是错误的,未修订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把“三无”投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核算。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与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或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

第5题:

下列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10%股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而后又买了20%的股份,达到重大影响,原金融资产的公允口径加上追加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后续核算转权益法处理
B.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具备重大影响能力,而后又购得15%的股份,从而完成对乙公司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股份的初始成本认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后续核算采用成本法
C.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40%的股份,具有重大影响能力,后卖掉了30%的乙公司股份,不再具有重大影响能力,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以剩余股份的公允价值认定其初始成本
D.甲公司先持有乙公司60%股份,具有控制能力,后卖掉了乙公司40%股份,对乙公司具备重大影响能力,剩余股份应将原成本法口径追溯为权益法标准

答案:A,B,C,D
解析:

第6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丙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议,丙公司的总经理由甲公司委派,董事长由乙公司委派,各方的出资比例均为50%,股东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 )。

A.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B.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C.甲公司和丙公司均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D
解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均能对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对内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7题:

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出资设立A公司,经甲公司、乙公司双方协议,A公司的总经理由甲公司委派,且甲公司出资60%;甲公司、乙公司双方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有()。

A.甲公司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
B.甲公司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股权投资
C.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其各自的长期股权投资
D.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其各自的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A,C,D
解析:
甲公司能够控制A公司,对其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乙公司能够对A公司实施重大影响,应将其投资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并采用权益法核算。

第8题:

企业从证券市场购入A公司(A公司为上市公司)的股票50000股,由于企业对A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对A公司的投资应该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并且持有期间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成本法核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9题:

以下关于资产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有( )。

A、不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B、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C、持有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10%股份的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D、持有某公司10%股权,该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也不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且该股权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则该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答案:A
解析:
A
A. B,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管是否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均应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C. D,根据财政部2014年3月13日财会[2014]14号,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仅规定当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方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不管其在活跃市场上有没有报价,也不管其公允价值能不能可靠计量,均划分为“金融资产”(本章所述的“金融资产”,一般情况下应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注:修订以前的规定是,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成本法核算。在活跃市场有报价或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投资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第10题:

(2015年5月)以下关于资产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有( )

A. 不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B. 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
C. 持有某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10%股份的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D. 持有某公司10%股权,该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也不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非上市公众公司,且该股权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则该股权投资应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

答案:A
解析:
A. B,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不管是否处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均应将其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C. D,根据财政部2014年3月13日财会[2014]14号,新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
修订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仅规定当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方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不管其在活跃市场上有没有报价,也不管其公允价值能不能可靠计量,均按 “金融资产”章节的要求进行核算。(注:修订以前的规定是,对于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并按成本法核算。在活跃市场有报价或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投资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核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