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旅游法》立法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题目
下列关于《旅游法》立法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取单项立法模式
B.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C.在权益平衡基础上注重保护旅游者
D.借鉴吸收国际立法经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强化权力属于国家

第2题: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网络是基础

B.安全是关键

C.应用是目的

D.技术是核心


正确答案:D
解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网络是基础,安全是关键,应用是目的。

第3题:

关于《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说法不正确( )。

A.立法目的是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B.立法目的是促进社会稳定

C.立法目的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D.立法目的使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三个代表”和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


正确答案:D

第4题:

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下列关于其立法目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依法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是《招标投标法》立法的主要目的
B、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是《招标投标法》立法的主要目的
C、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招标投标法》最直接的立法目的
D、通过立法把招标投标确立为一种法律制度在全国推广,促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招标投标法》的重要立法目的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关于行政立法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依据行政立法的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B.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C.依据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
D.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答案:B
解析: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行政立法作出不同的分类。依据行政立法的权力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依据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第6题:

下列关于旅游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人们的旅游事实而引起的一种社会关系

B.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C.旅游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两个方面构成

D.旅游法律关系是特定的旅游活动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监督机关
B: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
C:行政立法的强适应性和针对性
D:行政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答案:A
解析: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等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特点包括:(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3)行政立法的强适应性和针对性;(4)行政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8题:

关于行政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政立法是从属立法

B、行政立法就是国家立法

C、行政立法必须遵守《立法法》基本要求

D、行政立法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国家法律相抵触


参考答案:AC

第9题:

关于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制定行政法律规范的活动
B.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
C.行政立法等同于权力机关的立法
D.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答案:C
解析:
行政立法虽然具有立法的性质,但它不同于权力机关的立法。

第10题:

下列关于我国《旅游法》立法背景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旅游法曾列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B.共有1400多名代表提交48件议案,建议制定旅游法
C.2009年12月,启动《旅游法》的起草工作
D.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旅游法草案
E.2013年10月1日,我国《旅游法》生效

答案:C,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