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8岁孕妇,无自觉不适症状,孕期常规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30U/L、HBsAg(+)、HBeAg(+),对其新生儿宜采取的措施是

题目
一位28岁孕妇,无自觉不适症状,孕期常规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30U/L、HBsAg(+)、HBeAg(+),对其新生儿宜采取的措施是

A.出生后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
B.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C.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
D.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半年内注射乙肝疫苗
E.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新生儿确诊感染乙型肝炎,提示其生母妊娠期间血清学检查结果是

A、HBsAg为阳性

B、HBeAg为阳性

C、HBsAg,HBeAg均为阳性

D、HBsAb,HBeAg均为阳性

E、HBsAg,HBeAb均为阳性


参考答案:C

第2题:

女性,37岁,已婚,初孕妇,血压190/110mmHg,对估计病情及决定处理方案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眼底检查

B.测定红细胞比容

C.血常规

D.测定血谷丙转氨酶值

E.测定尿雌激素/肌酐值


正确答案:A
眼底视网膜小动脉可以反映体内各主要器官小动脉的情况,以此了解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

第3题:

患儿,8天,孕8个月早产。生后第3天出现黄染,第7天最重。精神和吃奶正常。血WBC12×109/L,中性粒细胞40%。血清谷丙转氨酶30U,总胆红素205μmol/L,患儿血型A,母亲血型AB.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溶血症

D.生理性黄疸

E.先天性胆道闭锁


正确答案:D

根据总胆红素值、早产儿、临床表现及日龄,可以初步判断是生理性黄疽。根据血型、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可以排除其他疾病。

第4题:

病毒性肝炎(肋痛)(40分) 例:孙某,男性,52岁,职员,已婚。2011年3月22日初诊。 发现HBsAg阳性史10年,因无不适症状,故未作进一步检查。1个月前因与邻居吵架后出现肝区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未予诊治。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加重,自觉倦怠乏力,口干咽燥,烦热,头晕目眩,遂来诊。 查体:T36.5℃,P72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中等体形,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肝区叩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2U/L,谷草转氨酶128U/L,总胆红素16μmol/L。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鉴别。


正确答案: 主诉:肝区隐痛伴遇劳加重一周(1分)
现病史:孙某,男性,52岁,职员,已婚,1个月前因与邻居吵架后出现肝区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加重,自觉倦怠乏力,口干咽燥,烦热,头晕目眩。(2分)
既往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史10年(1分)
体格检查:T36.5℃,P72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神志清,中等体形,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肝区叩痛(+)(1分)
辅助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2U/L,谷草转氨酶128U/L,总胆红素16μmol/L。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体(+)。(1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5分)
以胁痛为主症,诊断为胁痛。年老体虚,精血亏损,肝阴不足,又兼肝郁化热,耗伤肝阴,不能濡养肝络,故而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为阴虚胁痛之特征。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热。精血亏虚,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肝主筋,肝阴不足,四肢筋骨失于濡养,故倦怠乏力。舌质红,苔少,脉弦细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6分)
1.发现HBsAg阳性史10年。
2.胁痛,乏力,头晕目眩,心烦,口干咽燥。
3.肝功能:谷丙转氨酶52U/L,谷草转氨酶128U/L,总胆红素16μmol/L;乙肝病原学检查:HBsAg(+),HBeAg(+),抗-HBc抗体(+)。
鉴别诊断:(4分)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有持续发热,游走性、复发性大关节炎等肝外表现,患者无乙肝感染史,免疫学中自身抗体相关检查多呈阳性表现。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胁痛(2分)
中医证型诊断:肝肾阴虚证(2分)
西医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3分)
中医治法:养血柔肝,滋阴补肾。(2分)
方剂:一贯煎加减。(2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3分)
生地黄15g枸杞子15g北沙参15g麦冬9g川楝子12g山栀子9g当归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4分)
1.干扰素治疗,可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
2.保肝药物。
3.对症支持。

第5题:

25岁孕妇,宫内妊娠26周,乏力、食欲减退2日来诊,拟诊"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下列对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
B.血清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
C.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
D.血清HBsAg阳性
E.凝血功能明显异常

答案:D
解析:
血清HBsAg阳性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指标。

第6题:

献血者献血前检查哪些项目

A.血胆红素

B.谷丙转氨酶

C.HBsAg、抗-HCV

D.以上均是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为了预防输血后肝炎的传播,献血者献血前必须检查血胆红素、谷丙转氨酶、HBsAg、抗-HCV等。

第7题:

对HbsAg或HbeAg阳性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应用_________________获得被动免疫及应用_________________获得主动免疫,以切断母婴传播途径


答案:
解析: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第8题:

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35U/L,谷草转氨酶53U/L,HBsAg阳性,血浆白蛋白8.0g/L,球蛋白32g/L。血BUN 14.5mmol/L,Cr 256mmol/L,Ch 11.2mmol/L,尿量350ml/d。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结果,有可能的诊断是

A.肾炎性肾病

B.系统性

C.乙型肝炎相关肾炎

D.肾衰竭

E.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正确答案:ABCDE
根据以上病情特点及检查结果,该患儿主要症状是水肿、蛋白尿及血尿。主要的阳性检查结果是大量蛋白尿、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血尿及肾功能损害,符合肾病综合征。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一要进行临床分型,二要考虑原发还是继发的问题。根据全国儿童肾脏病的诊断标准,如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反之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①血尿:2周内分别查三次尿沉渣检查,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②氮质血症:BUN>10.71mmol/L并排除由于循环不足所致;③高血压:学龄期儿童>17.3/12kPa(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6/10.7kPa(120/80mmHg)。对照上述标准,该患儿诊断完全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肾炎型标准。因此,答案D是正确的。如上述,对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还应考虑原发与继发的问题。全部答案中第E、F项属于有可能引起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及皮肤、肌肉关节、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肾脏是常被累及的器官,有时SLE可首先表现出肾小球肾炎的症状,而其他症状暂时不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冰山理论”。所以E项备选答案是正确的。关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有很多的争论,一般认为它是由乙型肝炎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导致的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以是多样性的且不典型,可以表现为肾炎综合征,也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本例患儿检查结果提示血HBsAg阳性,加上提问是“有可能的诊断”,因此F项是正确的。本例患儿的水肿经对症处理后有消退,腹水反而日益明显,须考虑在肾病综合征的基础上有无合并症的问题。在突然出现难以解释的高血压、大量蛋白尿、持续血尿及水肿加重且局限于某一部位时,应该考虑肾病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形成。因此J项答案也是应考虑的。至于患儿病史中有少尿的经过,检查血BUN和Cr升高,提示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因此,选择答案G项也是正确的。

第9题:

对HBsAg或HBeAg阳性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


正确答案:被动免疫法: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肌肉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0.5ml,生后1个月、3个月再各注射0.16ml/kg。
主动免疫法:新生儿出生后即刻肌肉注射乙型肝炎血源疫苗30μg,出生后1个月、6个月再注射10μg。联合用药时,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按上述单用方法进行;HBIG为出生后48小时肌肉注射0.5ml,以后不再重复注射。

第10题:

献血者献血前检查哪些项目

  • A、血胆红素
  • B、谷丙转氨酶
  • C、HBsAg、抗-HCV
  • D、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