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重视()、集中()、强调理解、适时复习”等记忆规律帮助小学生记住他们应该记忆的知识和经验。

题目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重视()、集中()、强调理解、适时复习”等记忆规律帮助小学生记住他们应该记忆的知识和经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联系教学实际谈一谈教师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小学生记忆方面的认知心理活动特征:_____

A、小学生在记忆活动方面表现出由学龄前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优势的特点。

B、小学生的机械记忆逐步向理解性记忆过渡。

C、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抽象记忆逐步发展,大约在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记忆活动开始从形象记忆为主导,向基于语词的抽象记忆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D、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抽象记忆的特征非常明显。


参考答案:ABC

第3题:

怎样帮助小学生提高记忆的效果?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1)加强对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2)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3)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4)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5)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第4题:

教师讲新知识之前都要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并通过找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记忆新知识,这种记忆属于( )
A.机械记忆 B.无意记忆 C.意义记忆 D.被动记忆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通过已有知识来记忆新知识,符合意义记忆的概念。

第5题:

小学生记忆力辅导措施:

A、加强对有意识记的培养

B、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C、重视记忆品质的培养

D、要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E、教给记忆的方法


参考答案:ABCDE

第6题: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正确答案: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地过度学习
(5)合理地进行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实行“间隔复习”
③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④阅读与尝试背诵交替进行
(结合实际略)

第7题:

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A.动作记忆B.思维记忆C.理解记忆D.形象记忆


正确答案:D

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思维还不够深刻,所以他们的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

第8题:

小学生记忆力辅导措施有哪些?

A.加强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培养

B.教给小学生记忆的方法

C.要及时复习,防止遗忘

D.对小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的培养

E.重视小学生记忆品质的培养


参考答案:ABCDE

第9题:

4 7 .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 促进知识的保持。


正确答案:
4 7 .( 1 ) 深度加工材料 ( 2 ) 有效运用记忆术( 3 ) 进行组块化编码 ( 4 ) 适当地过度学习 ( 5 ) 合理地进行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实行“间隔复习” ③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④阅读与尝试背诵交替进行 ( 结合实际略)

第10题:

根据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与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帮助小学生增强记忆能力。(要求至少解释清楚两种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有关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
(1)干扰说。该理论认为,导致遗忘的原因是其他信息进入了记忆系统,干扰了原有信息的保持。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就是先后学习项目之间的相互干扰。
(2)衰退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以某种方式在大脑建立痕迹的过程,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弱,以至消退。因此,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
(3)线索依存说。该理论认为,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不会“漏失”,遗忘并不意味着长时记忆中不存在有关信息,而是不能有效地提取。因此,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网络,教会学生利用线索提取有关知识,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4)动机说。该理论认为,遗忘是人出于某种动机而主动压抑的结果。
(5)同化说。该理论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记忆有意性、主动性的发展。
(2)记忆策略的发展。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发现记忆材料中的规则,把握了规则,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可能自发地复述记忆材料;年龄较大的儿童更善于联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