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流程。

题目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这样一个流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从心理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的流程。

A、知觉

B、体验

C、反思

D、表达

E、情感


参考答案:ABDE

第2题:

学前儿童绘画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请说出其中涂鸦期的原因。


参考答案:(1)涂鸦阶段(2)象征阶段(3)图式阶段涂鸦期的发展特点:涂鸦线指年龄在1――4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划,画出一些乱而不规则的线条,包括有直线、斜线、弧线、折线等。这些线条杂乱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并不代表什么意义,纯粹是儿童一种本能,无艺术的活动。具有这种线条的特征称为涂鸦线。画涂鸦线的时期被称为涂鸦期,它可能持续到3—4岁。当然,此阶段的的儿童,先是漫无目的的涂鸦,逐步过渡到有控制的涂鸦,再发展到命名涂鸦,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各自发展和规律。象征期的发展特点:此阶段的儿童能凭主观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所画的形象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标记,看不到完整的形象,基本保留了对象的形式特征。如此阶段儿童画的“蝌蚪人”,头、躯干、四肢等个个部分还未分化,仅仅保留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最基本的特征。图式期阶段的发展特点:此阶段的儿童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不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但是,这阶段的儿童常以程序化的图形表现物象,缺乏写实性、形象不完整,喜欢用固定样式和画法表现不同的对象,画得比较概念化。此阶段儿童画表现方式呈现出符号化和图式化的特征,因此,这一阶段称为图式阶段,又分为早期和晚期两阶段。

第3题:

绘画活动不是学前儿童的重要创造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2到3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以临摹画作业为主培养儿童形象概念使图画形象与实物形象沟通起来。对照着一张范画来作画叫做临摹。临摹作业能帮助低段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加快幼儿对图形的关注和表达能力并在临摹的过程中把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较快获得成就感提高绘画的兴趣。临摹教材的内容应为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并能产生联想。

第5题: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的流程包括()。

A、知觉

B、体验

C、反思

D、表达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答案: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第7题:

怎样诱发学前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B.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

C.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和体验

D.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和创作


参考答案:ABC

第8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

A、3、4岁~11、12岁

B、5、6岁~11、12岁

C、6、7岁~11、12岁

D、5、6岁~12、13岁


正确答案:B

第9题: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 、 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 、 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2_1司的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 、 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 、 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答案:A
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第10题:

在()的观念中,视觉艺术经历了木乃伊、雕刻、绘画、照相、这样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正确答案: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