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分解

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利,因为()

A、货币政策的效果比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容易预期

B、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有更直接的影响

C、货币政策能够均衡地影响经济的各方面

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


答案:D

解析: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实施时的两个时滞: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然而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短得多,中央银行可以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决定并实施政策变动,所以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实行起来更快。而这里所说的正是内在时滞。


当LM曲线垂直时,()。

A.货币政策乘数为零

B.货币政策最弱,但财政政策对收入影响最大

C.货币政策有最大的影响,但财政政策对收入没有影响

D.财政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不会影响投资

E.货币政策影响利率,但投资支出结果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C


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财政政策效应取决于挤出效应的大小。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 曲线斜率小,则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应就大

B.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 曲线斜率大,则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应就小

C.在IS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LM 曲线斜率小,则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应就大

D.在IS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LM 曲线斜率大,则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应就小

答案:A
解析:
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 曲线斜率小,则利率提高幅度小,从而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应就大;在IS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LM 曲线斜率小,则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应就大。


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肼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


答案:对
解析:
在IS-LM模型中,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引起的利率变动幅度小,国民收入变动幅度大,从而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反之,如果IS曲线斜率大(即曲线陡峭),则货币政策引起的利率变动幅度大,国民收入变动幅度小,货币政策效应小。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分解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财政预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效应财政财政效应货币政策效应挤出效应双松政策双紧政策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7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内容。8.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9试述货币创造乘数及影响因素。10试述财政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1试述货币政策效果及影响因素。12试述货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13什么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4试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5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6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7画图说明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8画图说明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19试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具体有哪几种方式?20货币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21画图说明双松的政策效应。22画图说明双紧的政策效应。23画图说明财政松货币紧的政策效应。24画图说明财政紧货币松的政策效应。25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入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2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1名词解释(1)需求管理政策:指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2)供给管理政策: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措施。(3)财政预算:指政府逐年估算未来财政年度的收入与支出,以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4)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5)货币政策:指.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6)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7)法定准备金率:指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有的比率。(8)货币乘数: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9)基础货币:由居民持有的现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以及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其中居民持有现金部分一般数额不大。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10)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把商业票据出售给.银行,.银行按贴现率扣除一定利息后再把所贷款项加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作为增加的准备金。(11)公开市场业务: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12)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13)财政财政效应: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14)货币政策效应:指变动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应就大;反之,则小。(15)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16)双松政策:指同时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17)双紧政策:指政府同时采取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的政策,这种政策组合会使需求显著地收缩,对利息率影响较小。2试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从根本上说,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具体来说,宏观经济政策四个目标之间既存在着某种互补关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宏观政策目标的互补关系是指,政府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其他目标的实现。矛盾和冲突即政府要实现某一目标,就无法同时实现另一目标,甚至要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3功能财政思想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有何区别?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平衡预算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一是年度平衡预算;二是周期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共同点是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了设法使经济保持稳定;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甚至以此作为预算目标,后者则不强调这点,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以及经济的稳定增长。4试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观点正确。例如1/1-(1-t),当税率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5什么是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如何操作?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种政策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而采取的反周期操作,因而称为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由于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型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萧条时期,总需求水平过低,政府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来消除失业,即通过降低税率、削减税收、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开支包括增加公共工程的开支,增加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增加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增加了总需求。减少政府税收(包括免税和退税)也可以扩大总需求。这是因为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使个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资;减少间接税也会刺激消费与投资。反之,在膨胀时期,总需求水平过高,政府应采取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财政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即通过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支出或双管齐下的措施来抑制总需求。减少政府开支包括减少公共工程的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样一方面直接减少了总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私人消费和投资,间接减少了总需求。增加政府税收也可以缩小总需求。这是因为增加个人所得税可以减少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消费;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减少公司的投资;增加间接税也会抑制消费与投资。简言之,权衡性的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6什、么是货币乘数,它是如何起作用的?货币乘数是指每一美元基础货币所能创造的货币供给的美元数量,其值等于货币供给除以基础货币。从西方现代银行制度来看,基础货币发生变化,那么货币供给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而且后者的变化幅度总是多倍于前者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说二者之间存在乘数效应。在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以及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主要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法定准备金率高低决定货币乘数的上限。在基础货币总量和法定准备金率既定的情况下,货币乘数取决于银行准备金和居民持有现金各自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居民持有现金所占比重偏大,货币乘数就小,反之则大。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的大小,从而影响了最终的货

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答案:错
解析:


试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通常所说的紧的货币政策就是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松的货币政策就是放松信贷和降低利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谓紧的财政政策是指增税和减支,松的财政政策是指减税和增支。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2)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4)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试述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及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变动的主要因素: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率、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比率、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这五个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即比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存款创造能力越小,货币供应量越小,而在影响力度上却有所不同。
(2)rd、rt、t、k、e等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金融变量,中央银行则是这些变量背后的行为主体之一。中央银行可以完全控制rd和rt,对t、k、e的影响甚微;而t、k、e与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及偏好等有关。所以只有在这些主体保持自身行为稳定,中央银行才能有效地控制基 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控制住货币供应量。


试述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1)货币政策时滞效应是货币政策效应构成之一,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到货币政策的修正,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到执行,从执行到收效各环节传导所需的时间间隔或时间落后过程。
(2)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中间时滞和外在时滞。
①内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过程。包括认识时滞和行为时滞。
②中间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后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应改变其信用供给量所花费的时间过程。
③外在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和变化信用供给量之后,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达到预期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过程。
(3)影响内在时滞因素:中央银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灵敏程度、预测能力、管理当局的金融决策水平和政策实施效率。影响中间时滞因素:中央银行调控及其手段是否有力,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所作的反应或弹性的大小程度。影响外在时滞因素: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速度,货币政策实施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宏观或微观经济背景,内在时滞,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货币政策实施所选择的时机,社会公众的预期。


试述为什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者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而后者认为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正确答案:这主要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对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看法不同。在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即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失效。他们认为,当利率非常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货币的利率弹性是无限大,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为无穷大,即LM曲线就呈水平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此时债券价格较高,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因此,人们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货币政策失效,不发生任何作用。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由于利率非常低时,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产生很好的效果。
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下即LM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由于LM曲线呈垂直状即h=0,扩张性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导致投资增加,产出也增加。h=0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即对利率变动不会作出任何反应,则货币需求仅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与利率的变动无关。产出的增加致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没有货币投机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供给仅用于交易需求的需要,故产出效应最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而另外一方面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时,使产出增加,而产出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由于LM曲线呈垂直状h=0,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作出任何反应。这就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会使利率上升得非常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失效。

更多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习题及答案分解” 相关考题
考题 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当IS曲线斜率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A、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B、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小C、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D、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正确答案:A

考题 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当LM曲线斜率越小,会出现什么情况?()A、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B、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小C、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D、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正确答案:A

考题 影响财政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如果LM曲线斜率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明显。正确答案:错误

考题 问答题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效果是什么关系?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正确答案:(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下降的经济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LM曲线约平缓,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LM曲线越陡峭,IS曲线约平缓,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2)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对应于不同的经济运行状况,基于政府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实施的方向应该是相当明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财政政策就一定是有效的,也不意味着其政策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①宏观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之上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反应。例如,当经济萧条时期,政策采取减税的措施来试图刺激消费,促使经济扩张,但如果居民并不把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而是增加储蓄,那么政府的政策目标就无法实现。 ②政府政策可能受到不同阶层和利益集团的限制,使得政策的实施受到阻碍。例如,在现实经济中,减税往往是受欢迎的,但增税却相当不易;削减转移支付可能受到普遍反对;减少政府购买(特别是军事开支)可能遇到垄断集团的反对等。 ③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较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大选之前,不管宏观经济形势如何,一般政府不会采取增税和减少转移支付的政策,政策的设计和实施就受到选民意愿的左右。 ④财政政策的作用受“挤出效应”的影响。考虑到货币供求关系,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现象,这就是“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关系到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 ⑤政府政策的实施一般存在一定的“时滞”,这是因为,经济政策从方案设计到讨论、批准和最后的实行,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政府机构运作的效率。宏观政策的滞后可能严重影响政策的效果,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加剧经济的波动。例如,在经济到达谷底的时候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如果政策效果的时滞太长,而经济本身的复苏又比较快,那么,政策效果可能在经济已经复苏的时候才完全实现,这就可能造成下一阶段经济过热的结果。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试述为什么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者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前者认为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无效,而后者认为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正确答案:这主要是由于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对IS曲线和LM曲线的形状看法不同。在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即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时,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失效。他们认为,当利率非常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货币的利率弹性是无限大,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为无穷大,即LM曲线就呈水平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此时债券价格较高,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因此,人们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货币政策失效,不发生任何作用。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由于利率非常低时,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对克服萧条、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产生很好的效果。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下即LM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由于LM曲线呈垂直状即h=0,扩张性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导致投资增加,产出也增加。h=0意味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即对利率变动不会作出任何反应,则货币需求仅仅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与利率的变动无关。产出的增加致使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没有货币投机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的货币供给仅用于交易需求的需要,故产出效应最大,货币政策效果显著。而另外一方面当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时,使产出增加,而产出增加又使货币需求增加。由于LM曲线呈垂直状h=0,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不作出任何反应。这就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会使利率上升得非常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失效。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当IS曲线斜率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A 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B 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小C 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D 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试述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及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正确答案:(1)变动的主要因素: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率、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比率、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率。这五个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在方向上是一致的,即比率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存款创造能力越小,货币供应量越小,而在影响力度上却有所不同。(2)rd、rt、t、k、e等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金融变量,中央银行则是这些变量背后的行为主体之一。中央银行可以完全控制rd和rt,对t、k、e的影响甚微;而t、k、e与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及偏好等有关。所以只有在这些主体保持自身行为稳定,中央银行才能有效地控制基 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控制住货币供应量。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影响财政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当IS曲线斜率越大,会出现什么情况?()A、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大B、产出效应越小,挤出效应越小C、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小D、产出效应越大,挤出效应越大正确答案:A

考题 判断题根据IS-LM模型,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是IS、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的效应就大。(  )[2010年真题]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在IS-LM模型中,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也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在LM曲线斜率一定的条件下,如果IS曲线斜率小(即曲线平坦),则货币政策引起的利率变动幅度小,从而货币政策的效应小;反之,如果IS曲线斜率大(即曲线陡峭),则货币政策引起的利率变动幅度大,货币政策效应大。

考题 判断题影响财政政策调控效应的因素中,如果LM曲线斜率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明显。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