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模拟试题0108《一级建造师》

强夯施工前,应按设计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并报()确认。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答案:B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200㎡,试夯结束后在规定试验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点布设;
②施工准备;
③场地平整;
④试夯;
⑤主夯;
⑥检查验收;
⑦副夯;
⑧满夯。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答案:
解析:
1.H为路堤边坡高度,A为过渡平台。
垫层材料可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可采用碎石、矿渣等。
2.试夯面积200㎡不对。
正确应为: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少于500㎡的路段进行试夯。
强夯处理范围不对。
正确应为: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出坡脚的宽度不宜小于3m。
试夯还需确定的施工参数有: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等参数。
3.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 以取得必要的( )。
A.施工机械计划 B.施工参数
C.劳动力的安排 D.施工材料计划


答案:B
解析: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复夯选点的数量不少于()点,并应均匀分布在选点的基床上。
A. 10 B. 20
C. 50 D. 80


答案:B
解析: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 )。
A. 10mm B. 30mm
C. 50mm D. 300mm


答案:C
解析:


2022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模拟试题0108一级建造师姓名:_ 年级:_ 学号: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3、水运工程单位工程概预算费用包括( )等。【多选题】 A.直接工程费 B.现场管理费 C.计划利润 D.临时施工费 E.现场经费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单位工程概、预算费用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和专项费用五部分组成。 4、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在施工前,应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夯或试验性施工,以取得必要的( )。【单选题】 A.施工机械计划 B.施工参数 C.劳动力的安排 D.施工材料计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5、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 )。【单选题】 A.10mm B.30mm C.50mm D.300m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床夯实后,应进行夯实检验。检验时,每个夯实施工段(按土质和基床厚度划分)抽查不少于5m一段基床。用原夯锤、原夯击能复打一夯次(夯锤相邻排列,不压半夯),复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应不大于30mm;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0mm,选点的数量不少于20点,并应均匀分布在选点的基床上。 6、吹填土方量计算时应考虑( )。【多选题】 A.沉降量 B.超宽量 C.流失量 D.泥土固结量 E.预留超高量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 7、环保疏浚的主要技术特点是( )。【多选题】 A.疏浚泥层厚度薄 B.疏浚深度精度要求高 C.工程量大 D.生产率低 E.二次污染控制要求严格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 8、对整治方案通过分析计算难以确定的分汊型石质急滩应进行( )。【单选题】 A.分析成滩原因 B.确定分流量 C.选择通航汊道 D.河工模拟试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9、在各种环境下的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中,( )均不得使用。【单选题】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C.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D.烧黏土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是( )。【多选题】 A.同样荷载下结构断面小 B.结构抗裂能力强 C.同样荷载下结构的跨度大 D.结构相同截面下钢筋保护层较薄 E.预应力钢筋抗腐蚀能力强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预应力混凝土优点如下所示:(1)抗裂性好,刚度大(选项B正确)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可不出现裂缝,或使裂缝推迟出现,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2)节省材料,减小自重其结构由于必须采用高强度材料,因此可减少钢筋用量和构件截面尺寸,节省钢材和混凝土,降低结构自重,对大跨度和重荷载结构有着明显的优越性;(选项C正确)(3)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预应力梁混凝土梁的曲线钢筋(束)可以使梁中支座附近的竖向剪力减小;又由于混凝土截面上预应力的存在,使荷载作用下的主拉应力也就减小。这利于减小梁的腹板厚度,使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自重可以进一步减小;(选项A正确)(4)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当受压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在受到一定的压力后便容易被压弯,以致丧失稳定而破坏。如果对钢筋混凝土柱施加预应力,使纵向受力钢筋张拉得很紧,不但预应力钢筋本身不容易压弯,而且可以帮助周围的混凝土提高抵抗压弯的能力;(5)提高构件的耐疲劳性能因为具有强大预应力的钢筋,在使用阶段因加荷或卸荷所引起的应力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故此可提高抗疲劳强度,这对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来说是很有利的;(6)预应力可以作为结构构件连接的手段,促进大跨结构新体系与施工方法的发展。试卷第 3 页共 3 页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复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应不大于()。
A. 10mm B. 30mm
C. 50mm D. 300mm


答案:B
解析: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 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 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镇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1 所示。



(注:本图单位以cm 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区,面积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井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务、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 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 中标注H 以及A 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答案:
解析:
1、H:边坡高度;A:分级过渡台阶(护坡道)。
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碎石,矿渣。
2、①错误一:试夯区面积200 ㎡;
正确做法:试夯面积不应小于500 ㎡;
错误二: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正确做法: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不小于3 米。同时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②单机夯击力,夯击遍数。
3、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控制标准: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控制路堤稳定性。


强夯和重锤夯实都必须遵循的要求有( )。

A.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夯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B.每遍夯实后应该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夯完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C.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D.锤重、落距应满足有效加固深度的要求
E.夯前应确定砂垫层表面平整,表层无尖石、硬块

答案:A,B,C,D
解析:
强夯的要求: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试夯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强夯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3.强夯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4.强夯锤重、落距应满足有效加固深度的要求。
重锤夯实的要求:
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试验和试夯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每遍夯击后应将夯坑填平,再进行下一遍夯击;重锤夯实完毕,应按设计要求平整场地。
3.重锤夯实施工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措施。
4.重锤夯实的锤重、落距应满足有效加固深度的要求。
选项E属于真空预压的要求。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复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应不大于( )。

A.10mm
B.30mm
C.50mm
D.300mm

答案:B
解析: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复夯选点的数量不少于( )点,并应均匀分布在选点的基床上。

A.10
B.20
C.50
D.80

答案:B
解析:

更多 “2022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模拟试题0108《一级建造师》” 相关考题
考题 强夯处理路基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施工前必须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及标高。B、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现场选点进行试夯,通过试夯确定施工参数。C、地基处理范围不宜小于路基坡脚外1m。D、应划定作业区,并应设专人指挥施工。E、施工过程中,应设专人对夯击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正确答案:A,B,D,E

考题 多选题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以确定施工参数,使()必须达到设计要求。A夯锤重量B夯实遍数C密实度D落距E夯实深度正确答案:C,E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基床夯实后,应进行夯实检验。检验时,每个夯实施工段(按土质和基床厚度划分)抽查不少于5m一段基床,用()复打一夯次(夯锤相邻排列,不压半夯)。A、原夯锤B、原夯击能C、原锤重D、原锤型E、设计夯锤正确答案:A,B

考题 强夯地基施工前必须试夯,试夯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A、夯锤重量 B、夯实遍数 C、密实度 D、总下沉量 E、夯实深度答案:C,E解析:2018新教材P138,该题考察强夯地基和重锤夯实地基施工质量要点。 (1)施工前应进行试夯,选定夯锤重量、底面直径和落距,以便确定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最少夯实遍数和总下沉量等施工参数。试夯的密实度和夯实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选项CE正确

考题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复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应不大于()。A、10mmB、30mmC、50mmD、300mm正确答案:B

考题 单选题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A 10mmB 30mmC 50mmD 300mm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基床夯实后,应进行夯实检验。检验时,每个夯实施工段(按土质和基床厚度划分)抽查不少于5m一段基床,用( )复打一夯次(夯锤相邻排列,不压半夯)。A.原夯锤 B.原夯击能 C.原锤重 D.原锤型 E.设计夯锤答案:A,B解析:

考题 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其平均沉降量不大于( )。A.10mm B.30mm C.50mm D.300mm答案:C解析:

考题 单选题基床夯实后,进行复夯检验时,对离岸码头采用选点复打一夯次复夯选点的数量不少于()点,并应均匀分布在选点的基床上。A 10B 20C 50D 80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2018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注:本图单位以cm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为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 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夯;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测,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 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有哪些 答案:解析:1.(1)H:边坡高度;A:分级过渡台阶(护坡道)。 (2)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碎石,矿渣。 2.(1)错误一:试夯区面积200m2; 正确做法:试夯面积不应小于500m2; 错误二: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正确做法: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不小于3m。同时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2)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 3.事件二中正确的强夯施工顺序为: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1)动态观测: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 (2)控制标准: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控制路堤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