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各校333考研真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4分)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八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信任的阶段(从出生到l8个月左右)。这个阶段所包含的矛盾就是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其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1分)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一4岁)。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1分)
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的阶段(4—6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1分)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1分)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1分)
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1分)
第七阶段,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岁)。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充沛感对颓废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充沛感。(1分)
第八阶段,达到完善的阶段(50岁以后)。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1分)
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通过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在这当中,要始终给予学生有关其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的、适当的自我同一性。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当作“孩子”来看待,不要在其同伴或其他有关人员面前贬低或轻视他们。(3分)


以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为例,论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参考答案:(1)直接可测性原则。指标的直接可测性就是指标作为具体的目标,它应是可用操作化的语言加以定义的,它所规定的内容是可通过实际观察热以直接测量以获得疆确结论的。如学生对实验兴趣和情感的总体变化反映了学校实验工作的成败程度,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评价指标,它具有不可测性,我们只能通过他参加实验的主动程度、参与程度、预习和记录真实性等外在行为作为实验操作评价指标。
(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指标相互独立是指同一层次的指标不相互重叠,不存在因果关系,不能从这一条导出另一条。不重叠指的是不能用两条指标反映同一被评因素。有重叠的指标说明有冗余,即多余的指标,不但加大了工作量,而且使各项指标重复计算,加大了它的权重。
(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完备性是指指标体系内各项的全面性。它要求不能遗漏任一与目标有关的重要指标,指标的全部整体能完全实现日标。
(4)可接受性原则。可接受性一层意思是符合我们的教育实际,可以在被测范围内实施:另一层意思是有足够的评价信息可供利用。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可供利用,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可资利用。


试述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的内涵及在教学中贯彻该原则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26.(1)该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并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坚持正确的方向。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辨能力是有限的,教师要主动地、适时地、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和提高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
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学,坚持和维护社会基本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
③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特别要防止形而上学,不能穿凿附会,生拉硬扯。
④讲究教学艺术。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自然地将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论述题试述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关于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求高人指教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请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请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现今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1)现存问题:
a重知识轻能力;
b片面追求分数;
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d制约教学改革。
(2)发展和教学策略:
a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b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c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官方淘宝店铺官方淘宝店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Lucky 学姐考研微博:学姐考研微博:Lucky 学姐考研学姐考研 333 教育综合教育综合2011 年北京师范大学 333 真题2011 年北京师范大学 333 真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鸿都门学2.中体西用3.最近发展区4.元认知策略5.苏格拉底法6.道尔顿制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试评“环境决定论”。2.简述学校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简述德育的疏导原则及要求。4.简述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三、论述题三、论述题1.论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以及其对北大的改革。2.论述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及其要求。3.论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4.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3 真题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 333 真题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二、简答题1.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2.简述集体中教育原则的基本要求。3.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4.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三、论述题1.针对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探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论述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2011 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教育学原理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 分)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 分)教育学原理1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 分)2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 分)官方淘宝店铺官方淘宝店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Lucky 学姐考研微博:学姐考研微博:Lucky 学姐考研学姐考研 333 教育综合教育综合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20 分)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一例做深入剖析。(20 分)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1有教无类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二、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2试论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10 分)1概括化理论2努力管理策略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20 分)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2论述成败归因理论。3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20 分)4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一例做深入剖析。(20 分)中外教育史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0 分)1有教无类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3苏格拉底法4初等教育法二、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2试论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10 分)1概括化理论2努力管理策略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20 分)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2论述成败归因理论。2011 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苏格拉底法4贝尔一兰卡斯特制5教学做合一6学记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简述书院教育的特点。4简要评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三、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如何正确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自古而来,对教师的角色有许多隐喻,如“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等。请从“蜡烛论”和“工程师论”中任选一种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其蕴涵的意义。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苏格拉底法4贝尔一兰卡斯特制5教学做合一6学记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简述书院教育的特点。4简要评述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三、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如何正确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2自古而来,对教师的角色有许多隐喻,如“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等。请从“蜡烛论”和“工程师论”中任选一种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其蕴涵的意义。3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2011 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1实用主义教育学2过度教育3显性课程4道德感5社会助长6动机二、简答题(本题共 60 分,每小题 10 分)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3简述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5简答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6简述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三、论述题(本题共 60 分,每小题 20 分)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3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一、名词解释(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1实用主义教育学2过度教育3显性课程4道德感5社会助长6动机二、简答题(本题共 60 分,每小题 10 分)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3简述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5简答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6简述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三、论述题(本题共 60 分,每小题 20 分)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3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官方淘宝店铺官方淘宝店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Lucky 学姐考研微博:学姐考研微博:Lucky 学姐考研学姐考研 333 教育综合教育综合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该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该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最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受教育者2学校教育制度3有教无类4苏湖教 法5自由教育6五步探究教学法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2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有哪些?3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有哪些?4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2试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3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4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受教育者2学校教育制度3有教无类4苏湖教 法5自由教育6五步探究教学法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2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有哪些?3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有哪些?4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2试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3试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4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1活动课程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3陶行知“生活教育”4人文主义教育特征三、论述题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一、名词解释1教育先行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3终身教育4教师专业性发展5最近发展区6先行组织者二、简答题1活动课程特点2集体中教育原则3陶行知“生活教育”4人文主义教育特征三、论述题1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及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向2评述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4精细加工策略及其教学要求2011 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制度2课程标准3智育4分组教学5陶冶6技能二、简述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3教师的素养4培养集体的方法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一、名词解释1学校制度2课程标准3智育4分组教学5陶冶6技能二、简述题1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3教师的素养4培养集体的方法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谈谈创造性的培养措施官方淘宝店铺官方淘宝店铺/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Lucky 学姐考研微博:学姐考研微博:Lucky 学姐考研学姐考研 333 教育综合教育综合2011 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2011 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中体西用”2教育 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评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中体西用”2教育 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评析 19 世纪末 20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解释形成性评价的定义,简述其目的与原则(分别写出三个要点).并列举课堂收集形成性评价信息的三种方式。


答案:
解析:
(1)定义: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评价.是为指导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的评价。
(2)目的: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通过收集学生日常学习的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原则: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激励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列举三种即可)
(4)课堂收集形成性评价信息的方式: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等。(列举三种即可)


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案:
解析:
【要点】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及其对北大的改革措施。


答案:
解析:
蔡元培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在五四时期,他接管了当时学风低下、自由散漫的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指导思想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得北京大学的面貌焕然一新。(1)“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指的是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内,允许各种学派自由发展,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只要这些思想言之有理,尚未达到自然淘汰的命运,就应该让这些思想自由发展。其实这是为新思想、新文化争取地位。这一办学理念反映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在这个原则下,他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造。(2)改革北大的具体措施。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这是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他认为,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是当时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只为做官,因此,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蔡元培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抱定宗旨;二是砥砺德行;三是敬爱师长。并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要求学生从此以后抱定为求学而来的宗旨,并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蔡元培在教师聘任上采取“学诣”第一的原则,对于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热心,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的学者,不论其国籍、资格、年龄、思想倾向如何,都加以聘任。第三,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蔡元培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机关,而且是要创新知识,推动学术进步的场所。据此,他在国内大学中率先设立了各科研究所,并注意丰富图书馆藏书,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蔡元培努力在师生中提倡道德修养。要求学生砥砺德行,敬爱师长,并成立了各种学生组织以培养学生兴趣。对于私生活糜烂,甚至于引诱学生与之堕落的教师则予以坚决解聘。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聘任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罗致学术人才,使北大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这一思想体现了蔡元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冲破封建专制思想的作用,是积极进步的。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为了贯彻落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蔡元培主要在北大建立了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全校最高行政执行机构、全校教务传导机构等。把治理大学的任务交给了教育家。④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在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上,蔡元培采取了以下措施: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3)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教育启示。①大学应当以研究学问作为第一要义。大学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教师与学生都应当热爱学问,培养自己的学者风范。②大学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责,应当担当起带领社会风气的责任,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大学代表一个社会最高层次的群体的精神面貌,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标志,应当以强烈的责任心来维持这种好的精神状态。③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教育要以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宗旨。教育要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同时也兼顾学生的技能和道德的教育。④大学的管理者、办学者,应当好好审视大学的意义、角色,做好正确的定位,只有把握好大学应有的特点,应做的事,才能真正把教育办好,把学校办活。


论述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哲学思想上他受康德二元论的影响,把世界分割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从这种世界观出发,在教育上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现象世界,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一部分属于实体世界,包括世界观教育与美育。以后,他又说普通教育的目的,应该“养成健全的人格”,所谓“养成健全的人格”,分为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这四者都很重要。军国民教育,即体育,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另一方面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主张完全人格,首在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而且要训练学生思维细密,对事物有科学态度。公民道德教育,就是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德育内容要以自由、平等、亲爱为主,体现了他要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愿望。美育特别被蔡元培所重视,认为美育有特殊意义,进行美育课程可采用多种形式。他提出的德、智、体、美平均发展的教育方针符合当时历史的要求,在教育上是一种重大的进步,是对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人才培养上,这几方面的教育要求不一。他提出的教育方针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在具体解释各种教育,如德育、美育时不免掺杂某些唯心主义的色彩。
(2)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①改变校风,明确教育宗旨。因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官僚习气浓重,学生入学多为升官发财,重文轻理,尤重法科。他极力改变这种状况,改变当时不良习气,养成正当、健康的娱乐爱好,从而促进北大优良学风的形成。②整顿教师队伍。教师聘任以“学诣”为主,只要有真才实学、热心教学和研究,不论资格、年龄、思想倾向,都予聘用。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有造诣、有声誉、年富力强的著名学者。③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是他办北大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这是由大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各派学说在北大都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为当时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④提倡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主张大学应该有真正懂学术者来管理,改变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因此学校成立了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评议会,每五名教授选举评议员一人;各门成立教授会,公举教授会主任,管理各门教学。⑤改革教学体制。针对当时北大“重术而轻学”的现象,沟通文理科学,停办工科,扩充文理两科,奠定了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基础;依据现代科学发展趋势,沟通文理两科,废科设系;依据发展个性和沟通文理的思想,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按一定基础和专业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不拘年限,即允许毕业。
(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发表《教育独立议》、《非宗教运动》,阐述了他关于这一思想的看法:①教育经费独立。政府指定款项,不能移做他用,建立独立的学校教育会计制度。②教育行政独立。设立专管教育行政的机构,不附设于政府部门,教育总长也不因政局变动而频繁变动。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方针应稳定,不受政治干扰,能自由编辑、出版、选用教科书。④教育脱离宗教独立。教育活动与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教育只能相对独立。他的关于教育脱离政治、政党的主张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反映了他反对军阀控制教育,希望按教育规律办好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望。教育脱离宗教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意义。此外,这一思想在推进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抵制殖民主义教育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1.简述张雪门的基本教育思想。

  2.简述什么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

  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4.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5.如何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

  6.试论述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


答案:
解析:
  1.【答案要点】张雪门反对以培植士大夫和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主张以发展儿童个性和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他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此外,他还一贯重视幼稚园师资的培训和师范教育。

  2.【答案要点】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是指幼儿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但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是难以弥补的时期。这一时期对个体非常重要。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认识和掌握儿童不同生理成熟的时机,有利于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契机,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3.【答案要点】(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①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需要和传统。②家长一般会欢迎并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是并不会改变太多。③教师应当把自己看做是家长教育孩子的资源和支持者。④教师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不要充当“裁判”的角色。⑤如果你不是家长,你就没有家长的亲身经历;如果你是家长,你只知道如何抚养你的孩子,你不可能完全了解别的家长的经验和感受。⑥教师应当尊重所有的家长。绝大多数家长,包括那些打骂孩子的家长,都是在用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管教孩子。教师不能轻易地否认家长的教育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仅要影响家长、干预家庭教育,而且要吸取家长的教育经验,听取家长的教育意见,与家长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共享教育成功的快乐。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仅吸收、允许、鼓励家长参与园所的管理,而且使家长参与园所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设计。要在行动上取得一致,在教育观念上相互尊重,在情感上相融。

  4.【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指教师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并且要随着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而对环境进行调整。

  (3)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幼儿园内环境要素,同时也要重视园外环境的各要素,两者有机结合、协同一致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幼儿园需要与家庭、社区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

  (5)经济性原则。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

  5.【答案要点】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和良好的户外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1)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一方面,儿童在2岁以后逐渐开始了游戏活动,他们除了睡眠以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另一方面,无论是哪类游戏都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去探索和尝试。只有充足的时间,儿童才可能真正投入、探索和享受游戏的快乐。如果游戏时间仓促,儿童无法深入了解玩具的特性和玩法,会降低游戏的作用,也会阻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孩子的教育割裂开来。教师应该坚定信念,把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在幼儿园里,既要给儿童比较充分的自由游戏的时间,又要以游戏的方式去组织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使游戏成为教育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自选游戏,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2)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的重要一环。两千多年以前,柏拉图设想的儿童教育,便是从提供良好的、宽敞的、露天的游戏场地着眼的。①场地是儿童游戏必须的空间条件。户外游戏场地是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室外的游戏场地要平坦,有遮阳处,不远离活动室。各个班级最好有专用的游戏场地,同时全园也要有公用的游戏场地。游戏场地放置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用具,如体育游戏的大型器械和玩具、大型积木等。室外场地的布置要合理,以不妨碍儿童奔跑、活动为原则,避免因设备密集而妨碍儿童的活动和发生不安全的问题。

  ②户外活动时间的保障。《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由于各个地区、各季节的气候各不相同,要因地制宜,尽可能让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在户外活动,包括游戏活动。

  6.【答案要点】幼儿语言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把语言作为幼儿学习的对象,这是专门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语言教育是正规的,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要素(语音、语词、语句、语段等),儿童文学作品(儿歌、儿童诗、生活故事、童话、寓言、儿童散文、儿童戏剧等)。教师要精心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伙伴及教师积极地相互作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的、小组的和个别的。

  (2)日常言语交往中的指导。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对幼儿实际的言语交往能力给予指导,把语言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环境。

  (3)其他教育领域的配合。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领域的事。幼儿在健康、自然、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学习中,同样离不开语言工具。所以,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师的任务,其他领域的教师也应注意对幼儿语言的指导,配合语言领域教师,共同为幼儿语言的良好发展承担责任。

  (4)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语言教师指导和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孩子言语交际应注意什么。

更多 “2011年各校333考研真题” 相关考题
考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2.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有哪些?3.简述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4.简述幼儿性别角色认识的发展阶段。5.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及其教育方法。6.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答案:解析:  1.【答案要点】(1)保教结合的原则;(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3)环境育人的原则;(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2.【答案要点】(1)活动法:游戏法、实验法、操作练习法;(2)直观法:观察法、演示和示范法;(3)口授法:谈话法、讲解和讲述法。3.【答案要点】实物操作活动是幼儿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当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物体的形状时,他亲眼看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意识自己的作用,享受到作为一个行动主体操作物体的欢乐。这一切极有利于幼儿发展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其主体能动性。(2)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幼儿尚处在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与操作实物的动作分不开。为了进行思维,幼儿需要面前有容易操作的物体,实物操作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这个需要。在与物体反复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幼儿形成和发展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实物操作活动中,语言帮助幼儿把动作操作转化到头脑中进行。常常看到小班幼儿边说边做,进行“有声思维”,到了大班后默默地有顺序地做,头脑中进行“无声思维”,思维就在活动中发展起来了。(3)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实物操作活动能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总是和思维的内容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实物操作活动在发展幼儿认知结构的同时,也成为其获取知识的源泉。幼儿缺乏经验,很难仅凭抽象思考来认识事物,也很难仅听成人的言语讲解来理解事物间的规律和联系。所以,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获得物理知识(如物体的硬度、温度的高低等可以用感觉器官摸到、闻到、看到、听到的各种关于物体的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数学知识、逻辑知识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4.【答案要点】(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_3岁);(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一岁);(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5.【答案要点】(1)基本教育思想。蒙台梭利以她广博的医学、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精神病学等知识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①发现儿童。蒙台梭利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②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提出了儿童感觉特别敏感期的理念,也就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她归纳出以下几个敏感期:第一,秩序敏感期。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从出生第一年就出现并持续到第二年,甚至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得到。这是幼儿的一种内部的感觉,以区别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本身。第二,细节的敏感期。幼儿在1—2岁时会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他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最细小的细节上,如鞋子放到了鞋架的旁边,而没有放在鞋架上等。第三,行走的敏感期。这是在幼儿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第四,手的敏感期。幼儿会朝外界伸出小手,这个动作的最初推动力代表幼儿自我要进入外部世界之中。第五,语言敏感期。1岁左右幼儿开始学说话,他们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们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③自由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要建立一种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的表现。(2)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文化历史教育。(3)教育方法。①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中,每一个教师要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的“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所以,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当的教育、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②教师。在蒙台梭利学校任教的教师被称为指导员。她们的教学任务有别于其他的学校。因为在这里,教师只要做到三点就够了,即:观察指导、示范、准备。③教具——活动材料。儿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具进行的。教具是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及所需要的环境来设计的。总的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就是通过教育引起儿童的兴趣和自由活动,在活动中,使儿童形成一个生活集体,从这个集体中培养出真正的儿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6.【答案要点】(1)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这是幼儿注意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①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幼儿园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例如,小班幼儿集体集中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②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③无关刺激的干扰。在组织幼儿的活动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显得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2)注意转移的能力差。幼儿在从事新的活动时,心理还“惦记”着前一个事物,出现注意的分散。因此,教师要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持在当前的活动上。(3)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教师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幼儿维持注意,防止注意的分散,而且可以使幼儿在活动中减少疲劳,提高活动兴趣,产生愉陕情绪,从而使幼儿的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4)幼儿的“多动”现象。“多动”与“多动症”是不同的概念。近年来已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多动症幼儿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说,注意力更不稳定,动作显得更多,重的还容易出现过失行为。多动症不是家长或教师能随便下结论的。上述多动症的特征中,注意力不稳定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现。不能以一两个特征给幼儿冠以“多动症”,即便有医学的临床诊断、神经系统的检查、心理测验等都不是能从表面看出来的。对此,教师要审慎对待幼儿的多动现象。

考题 填空题根据对题目作答要求的不同,论述题可分为()型论述题与()型论述题。正确答案:限制,扩展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论述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2010年真题]正确答案:教育经费的分配原则主要有两大原则: (1)均等性原则。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在于努力维护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教育的大众化和民主化。这就要求分配教育经费时,首先要考虑地区和人群间的均等,尤其对老少边穷地区和教育处境不利人群要给予特殊政策与适度倾斜。其次还要考虑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均等,以期保持学校教育体系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 (2)效益性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经费总是短缺的,因此必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领域,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当然,教育组织不同于工厂、公司之类的经济组织,其效益也相对带有模糊性、迟效性的特点,无法完全像企业那样进行准确的成本归集、费用分摊和利润分析。这就要求在分配教育经费时,一方面要遵循效益性原则,考虑到教育的经济学意义和产业化的可能,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教育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像运营企业那样运营学校,像要求企业经理那样要求校长。 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均等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往往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在“公平优先、兼顾效益”和“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之间作出抉择。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3.简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4.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5.论述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6.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答案:解析:  1.【答案要点】家庭教育的特点有:(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儿童均要受到亲密情感的影响。(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在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交往关系、生活方式中,儿童可随之获得不同的教育信息和生活经验,儿童在家庭中学习行为规范、知识经验、生活技能等。(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则主要通过情感的和经济的纽带去实现。家庭中向子女传递教育要求、教育信息时,多以家庭情感为载体,饱含亲切感和信任感。(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长既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要负责子女的哺乳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人期以及成人后期的教育。(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聚合性的,增加了父母对孩子了解的深刻性,这能够让家长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2.【答案要点】(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评价总的原则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4.【答案要点】(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5.【答案要点】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想象与幼儿的认知活动。想象虽然是比感知和记忆更复杂的认识活动,但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等其他认知活动。第一,想象依靠原有的表象。想象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而表象是儿童曾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具体形象。第二,想象和记忆密不可分。想象依靠记忆,想象依靠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如果没有记忆,具体形象也不能保留下来形成表象,说明想象离不开感知和记忆。想象的发展,有利于记忆活动顺序进行,想象越丰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儿童对识记材料的理解、加工,越有利于保持和回忆。第三,幼儿的想象把记忆和思维联系起来。记忆是感知的复现,想象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幼儿期的想象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但不同于创造性思维。(2)想象与幼儿的情绪活动。第一,想象能引发情绪活动。孩子的情绪情感活动常常是由想象而引发的。第二,情绪影响想象。幼儿的想象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常常能够引起某种想象过程或改变想象的方向;幼儿常常满足于想象的过程,游戏中的想象,更多表现了幼儿情绪和愿望。(3)想象与幼儿的游戏活动紧密结合。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即便学习,也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想象在游戏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表现在想象是象征性游戏的首要心理成分。如果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游戏活动,游戏正是幼儿不断靠想象变换着物体的功能,才得以顺利进行。(4)想象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掌握新知识。听故事时,想象随故事情节而展开。想象常常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6.【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考题 简述避雷针设置原则。(论述题)正确答案:(1)独立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之间应有不小于5m距离,以免雷击避雷针时出现反击。独立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地中距离不小于3m。 (2)35kV及以下高压配电装置构架及房顶上不宜装设避雷针。装在构架上的避雷针应与接地网相连,并装设集中接地装置。 (3)变压器的门型构架上不应安装避雷针。 (4)避雷针及接地装置距道路及出口距离应大于3m,否则应铺碎石或沥青面5~8cm厚,以保人身不受跨步电压危害。 (5)严禁将架空照明线、电话线、广播线、天线等装在避雷针或构架上。 (6)如在独立避雷针或构架上装设照明灯,其电源线必须使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钢管,并直接埋入地中长度10m以上。

考题 问答题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正确答案:解析:

考题 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正确答案:1、坚持正确的方向;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3、实事求是;4、讲究教学艺术。

考题 问答题论述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论述题编制的原则。正确答案:(1)选择题编制原则:①题干应明确规定题意,措词清楚明了,准确无误。②选项至少在4个以上,以降低猜对的可能性。③选项文字表达力求详简一致,简短精练。④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⑤适当安排干扰答案,使它与题干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并且增加选项之间的相似性,切实起到干扰作用。⑥正确答案的位置,可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排列,或者随机排列。(2)是非题编制原则:①题目表述应简单明了,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造成难以判断。②避免使用暗示性的特殊限定词,如“经常”、“可能”、“每个”、“总是”等词汇。③题意正确与错误的题数应大致相等,随机排列顺序。(3)填空题编制原则:①所空缺的词应是重要的内容和关键的词。②每个空缺处应当有确定的正确答案。③题目中空白处不能太多,以免使句子支离破碎、不易理解。④空白处线段的长度应当一样,以免有暗示作用。(4)论述题编制原则:①题意要清楚明确,使考生切实理解试题的意图。②教材或讲课中有系统陈述的论题,不宜用论述题考核,避免误导学生死记硬背。③每题给出作答时间和字数的参考值,便于考生合理安排。④不提供考生选择试题作答的机会,免所得成绩失去了相互比较的可能性。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论述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正确答案: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有以下原则: (1)教师参与评价的原则作为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的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评价者之一。教师参与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获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有利于他们了解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思考可能改进的办法,从而提高活动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保证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深入性和全面性,并可避免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对立现象。 坚持教师参与语言教育活动评价的原则要求教师要具有积极参与评价的意识和明确的参与评价的目的,既要参与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也要参与活动的具体评价过程。 (2)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实施教育活动评价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的情感色彩。这是进行教育评价的最基本的原则。 在教育活动评价中要做到遵循客观性原则,首先要求评价者必须根据客观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及由教育活动目标而确定的评价标准来实施评价,评价标准一旦确定,就不能任意改动。其次要求制定的标准应适合于每一个评价对象,否则,就不能称为客观的标准。再次要求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评价对象,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要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评价。这就要求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语言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行为进行评价;既要对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具、学具的选择与利用进行评价,又要对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言语和情感互动情况进行评价;既要对静态的活动要素进行评价,又要对动态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4)参照性原则 参照性原则是指定的评价标准要有依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首先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其次要依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做出恰当的规定,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标准;再次要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论述教育评价的原则?正确答案:1.方向性原则: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评价的监督、调控来保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应以社会主义方向为总原则。方向性原则还以为替教育评价应体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即教育评价的服务方向。教育评价的价值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即个人本位。教育评价必须把为社会和个人相结合的服务方向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2.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有能主观臆断或搀杂个人感情,要做到以下几点:(1)客观地确定指标和价值标准。(2)评价方法要客观。(3)信息收集与评价舆论要客观。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时,必须有一致的标准,无论是对集体还是对个人的评价必须使用同一的标准。一致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对旬同的对旬必须用同一的标准。4.全面性原则:创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的过程应当具有全面性,评价的标准不能只突出一个项目,评价的过程也要尽可能地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不能偏听偏信,在没有搜集到有关的信息时就进行判断。全面性原则不是让我们在评价时对标准中的各个项目不分主次,等量齐观,要赋予主要项目一定的权重。但也不能忽视非主要项目。5.目的性原则:教育评价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有目的的活动,只有确定了相应的评价目的后,才能选择有效。适当的方法来进行。6.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评价中必须促进被评价者积极上进,从而发握手优点改正缺点。应做到以下几点:(1)充分尊重和信任评价对象。(2)要正确处理评价结果,成绩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不要过多地斥现和批评。7.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从某个侧面进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的系统的分析。单项评价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或手段,综合评价并有是单项评价结果的简单相加。8.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备件进行判断。动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9.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性质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质的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教育过程的结果从数量方面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侧重与事物的量的方面。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