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题目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情绪的深刻化是指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有了许多新的需要,继而也就出现了多种新的情绪体验。在幼儿中、晚期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高级社会性情感,如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等;此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并不引起儿童情绪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可不断引起幼儿的各种情绪体验。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随着脑的发育以及言语的发展,幼儿的情绪稳定性逐步提高。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逐渐减少;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幼儿初期的儿童对自己的情绪体验,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而完全表露于外,喜、怒、哀、乐都清楚地在脸上反映出来。到幼儿晚期,随着言语和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逐渐能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外部表现。幼儿还可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种情绪。
婴幼儿情绪和情感外露的特点,有利于成人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但同时,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表现在情感在社会交往中越来越起作用。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发展表现一定的趋势:从在很大程度上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转为多和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从容易不随意的外露转向能有意识地控制;从容易变动转向逐渐稳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情绪的易冲动性;(2)情绪的不稳定性;(3)情绪的外露性。

第2题: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③表情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①情绪的日益丰富,包括两种含义: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②情感的深刻化,即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内在的特点。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第3题:

简述幼儿在智力、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答案:
解析:
(1)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如下:一是幼儿感知觉和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就是感知觉。其中,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幼儿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主要有:①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②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③感知过程的主体性不断加强。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有非常稳定的有意注意来组织和保证持久的知觉。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主要有:①幼儿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②幼儿观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③幼儿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④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
二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①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②有意注意初步发展;③注意范围较小。
三是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①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②幼儿的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③幼儿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抽象记忆,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
四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①幼儿的想象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②幼儿想象以无意想象为主;③幼儿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2)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如下:
①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②情绪控制能力较差;③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第4题:

简述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发育的评定方法。


正确答案: (1)自然观察法:在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情绪和社会功能进行直接观察、记录,从而获得婴幼儿发展信息的方法。
(2)情景观察法: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将幼儿置于与现实生活场景类似的情景中,由评价者在该特定情景中观察儿童的情绪调节行为。
(3)谈话法:通过与幼儿面对面的交谈搜集评价信息的方法。运用此方法需要对谈话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对谈话记录进行分析。
(4)实验法:在实验室中诱发某种情绪,进而测量儿童的情绪调节反应。
(5)问卷调查法:由评价者根据评价目的,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广泛搜集幼儿情绪发展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5题:

简述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2、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第6题:

简述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正确答案: (1)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婴儿从母体一降生到人世间,就要在适应中求生存。婴儿具有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方式。
(2)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是婴幼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对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明显的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婴幼儿的行为,驱动、促使其去做某种行为或不去做某种行为。
(3)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幼儿的认知活动和认知加工过程。不论感知、记忆,还是注意、思维、想象,都受婴儿情绪的很大影响,受其制约、调节。
(4)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外部表现,即表情,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即是以表情作为交际的工具。在婴幼儿初步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同伴问的社会性交往。
(5)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个性形成: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源和成分。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等方面,而这几方面的发展都与婴儿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及其性质紧密相连。婴幼儿情绪情感对其个性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在一定的、不断重复的情境中,经常体验着同一情绪状态,这种情绪逐渐稳定成为幼儿的性格特征。

第7题:

婴幼儿期心理发育主要特点有:感知发育、()、()、情绪发育。


正确答案:言语发育;动作发育

第8题:

简述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性、易变性等特点。
(2)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3)情绪、情感的衬:会化。

第9题: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社会化趋势。


正确答案: 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

第10题:

简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正确答案:(1)生活环境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宽敞的活动空间、优美的环境布置、整洁的活动场地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幼儿良好的情绪也依赖于幼儿园中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同时,心理环境对幼儿的情绪影响也很大。
(2)游戏活动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具有重大作用。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主动感是幼儿期的重要需要形式,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主动活动的机会。
②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③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
(3)成人的情绪态度与幼儿的情绪、情感
成人对幼儿的态度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幼儿希望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认可,而父母、教师认可与否主要以他们的情绪态度作为信号传达给幼儿,并成为影响幼儿情绪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