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蜕皮过程分期及各期特征

题目

虾蟹类蜕皮过程分期及各期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虾蟹类卵巢发育分期的依据是什么?各期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依据细胞学、发生学,结合卵巢的形态,将卵巢的发育分为:形成期、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恢复期。
各期特征:
1.形成期:卵巢的形成阶段。
2.增殖期。卵原细胞分类增值,然后发育为卵母细胞。由于卵原细胞增加,卵巢逐渐增大,变透明。
3.小生长期:卵母细胞发育期,细胞核增大,细胞质增多,卵母细胞增大,卵巢也增大。卵黄颗粒形成(淡绿色)。
4.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卵黄积累期,卵径增大,卵巢增大,颜色加深。
5.成熟期:卵黄积累终止,卵进入成熟分裂,卵核消失。周边体呈辐射状排列。(从成熟到排卵是个很快的过程。)
6.恢复期:成熟卵子排出,另一批卵子开始进入生长期,完成卵黄积累再次成熟。

第2题:

简述虾蟹类生长的特点,蜕皮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 在两次蜕皮之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在线性尺度上基本没有增加,在体重上随物质积累而略有增长。在每次蜕皮后动物大量吸水、快速生长,完成身体的线性生长,然后以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因此虾蟹类的生长呈阶梯状的不连续生长。
蜕皮的生物学意义:蜕皮除与生长、变态有关,还可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可使残肢再生,对于生存有重要意义。

第3题:

()可通过泼洒10~15mg/kg茶粕促进蜕皮达到防治目的。

A.微孢子虫病

B.蟹奴病

C.虾疣虫病

D.固着类纤毛虫病


参考答案:D

第4题:

虾蟹类蜕皮期的主要生理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A期(蜕皮后期):动物吸水,使新壳伸展到最大长度,体长增加,体积增大。动物短时间不能支持身体,活力弱,不摄食。
B期(后续期):新壳逐渐硬化,可支持身体,体长不再增加,动物开始排除体内的水分,开始摄食。
C期(蜕皮期间):体内血钙水平及其他生理活动恢复正常,摄食增加。随着营养物质的积累,体内水分含量降低,干物质含量增加,真正完成了蜕皮的组织生长。
D期(蜕皮前期):在整个蜕皮周期中此期皮肤变化最大,最显著的特征是旧壳钙质被吸收,导致体内血钙水平上升。一方面旧壳开始脱离,另一方面新壳开始泌出。
E期(蜕皮期):活动频率加快,大量耗能,动用大量物质积累。

第5题:

简述虾蟹类的生长特点,蜕皮的生物意义及过程。


正确答案:虾蟹类的生长随蜕皮的发生呈阶梯式生长。在两次蜕皮之间动物基本维持体长不变,在线性尺度上基本没有增加,在体重上随物质积累而略有增长。在每次蜕皮后动物大量吸水、快速生长,完成身体的线性生长,然后以物质积累和组织生长替换出体内的水分,完成真正的生长。

第6题:

对虾类与真虾类在外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腹部第二腹节腹板的覆盖方式不同,后者的形态是第二腹节腹板盖在第一腹节上,如()。虾蟹类蜕皮分为A期蜕皮后期,B期后续期C期蜕皮间期D蜕皮前期E蜕皮期。其中以D期中真皮层变化最为复杂。


正确答案:长臂虾、小长臂虾

第7题:

虾蟹类的蜕皮分为哪几种类型?


正确答案: (1)发育蜕皮或变态蜕皮在幼体阶段,随着蜕皮,动物形态结构不断变化,由简单而复杂,治治发育完善,故幼体阶段蜕皮称为发育蜕皮或变态蜕皮;
(2)生长蜕皮形态发育完善的幼体除交接器的变化外,蜕皮时已无形态上的变化,其后的蜕皮称为生长蜕皮;
(3)生殖蜕皮在交配期雌性个体在交尾前要先行蜕皮,一边在新壳硬化之前进行交配,此次蜕皮称为生殖蜕皮;
(4)蜕皮除与生长、变态有关,还可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的附着物和寄生虫,可使残肢再生

第8题:

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 (1)特征:经过几年的养殖生产,由于养殖虾蟹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以及粘土颗粒的沉积,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淤泥,其中的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内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分解,形成一层又黑又臭的还原层。
(2)危害:
①由于许多蛋白质在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如尸胺、组胺、腐胺等。
②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还原成硫化氢,
③过多的有机物积聚、使池底的耗氧量大增,溶解氧水平较低,
④有机物的积聚,使池底细菌过度繁殖,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第9题:

简述虾蟹类的繁殖特点与卵巢发育分期的依据。


正确答案: (1)
<1>虾类繁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1>具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交配后精荚贮于纳精囊中,具开放式交接器的种类精荚则粘附于其中,产卵时也排出精子,在水中受精。
2>对虾类卵在水中发育、孵化,其他虾类则抱卵于母体附肢上发育、孵化后脱离母体。
<2>蟹类繁殖体内受精、体外发育。交配后精荚贮于母体内的受精囊中,卵产出过程中与受精囊中释放出来的精子相遇受精,再排出体外。卵产出后被抱持于母体腹部的附肢上发育孵化。
(2)卵巢发育的分期以细胞学和发生学的理论为依据,适当结合卵巢的形态进行分期。可分为:形成期、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成熟期、恢复期。

第10题:

简述对虾的幼体发育分期及各期特征。


正确答案: 对虾幼体的发育通常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期。
(1)无节幼体
无节幼体分为6期,从无节幼体N1发育到溞状幼体Z1,要经过6次蜕皮的变态发育,28~30℃水温,约需40~48小时。(主要决定于水温),属于内源性营养阶段(根据尾棘的数量来区别)。
(2)溞状幼体
溞状幼体分为3期,正常情况下,从Z1发育到糠虾幼体M1通常要3-4天,特征是眼柄、额角和尾扇的出现和拖粪现象。
溞状1期幼体不具额角,复眼不具眼柄;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但尾节不具尾扇;
溞状2期幼体具额角,复眼具眼柄,尾节长出尾扇。
(3)糠虾幼体
糠虾幼体最大特征为身体呈倒挂现象,呈弓弹运动。糠虾幼体亦分为三期,从Z1发育到仔虾P1期通常要3-4天,每期特征:
M1游泳足:每个腹节的游泳足呈突状物
M2游泳足为二节
M3游泳足为三节
(4)仔虾期
特征:呈水平游泳,形态与成虾相象。P5以后,出现附壁、附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