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体商品在适宜的条件下,在酶的作用下,冲破“休眠”状态,就可能

题目

有机体商品在适宜的条件下,在酶的作用下,冲破“休眠”状态,就可能产生()现象。

  • A、后熟作用
  • B、呼吸作用
  • C、唤醒作用
  • D、发芽萌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酶活力的国际单位(U)是指

A、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B、在实验规定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C、在37℃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D、在实验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E、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1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答案:B
解析: 酶活性的大小通常以酶单位数表示。国际单位的含义是: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温度、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时),在1分钟内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的所需的酶量作为1个酶活力国际单位(U)

第2题:

()是指某些商品在一定条件下,与水作用所发生的复分解现象。


参考答案:水解

第3题:

酶的活性国际单位(U)是指 ( )

A、在25℃及其他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B、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反应所需的酶量

C、在37℃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D、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μ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E、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发生反应所需的酶量


参考答案:D

第4题:

图1表示叶肉细胞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类囊体薄膜上不能合成ATP
B.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光照适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图示生理状态
D.该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CO2浓度大于叶绿体基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来自线粒体的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此时类囊体薄膜上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TP,A错误。该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一部分进入叶绿体。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说明该图显示的过程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错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水分、矿质元素等,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其他因素不适宜,可能会使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C错误。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图中二氧化碳由线粒体向叶绿体运输,说明线粒体基质中CO2浓度比叶绿体基质中高,D正确。

第5题:

在()状态比()状态更节约电量。

A.休眠,待机

B.休眠,关机

C.关机,待机

D.待机,休眠


正确答案:A


第6题:

植物的休眠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活动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新鲜蛋清中含有( ),有抑菌作用,一旦作用丧失,腐败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殖。

A.蛋白酶

B.溶菌酶

C.消化酶

D.淀粉酶


正确答案:B
B【解析】新鲜蛋清中含有溶菌酶,有抑菌作用,一旦作用丧失,腐败茵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殖。

第8题:

连续监测法测定酶反应速度是指

A、在反应速度变化恒定期间,酶反应的初速度

B、在最适反应pH条件下,酶反应的初速度

C、在37℃条件下,酶反应的平均速度

D、在适宜的酶浓度条件下,酶反应的初速度

E、在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下,酶反应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连续监测法。这种方法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可以测酶反应的初速度,其结果比固定时间法准确,在高浓度标本尤为明显,但本法也受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试剂等的影响,应加以注意。

第9题:

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在某一环境条件下的部分生理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类囊体薄膜上不能合成ATP

B.该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光照适宜条件下不可能出现图示的生理状态

D.该条件下线粒体基质中CO2的浓度大于叶绿体基质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在电源管理状态中,S3是指()。

  • A、系统进入休眠
  • B、休眠前的处理数据在休眠后会存在内存中
  • C、休眠前的处理数据在休眠后保存到硬盘中
  • D、系统关机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