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2011年版)》要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

题目

《课标(2011年版)》要求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两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科学教育活动课一般分为两种()。

A.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B.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课

C.科学教育活动课和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D.综合实践活动与专题教育课


正确答案:B

第2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I隹(2011年版)》中“数据分析观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在新课程标准中,将数据分析观念解释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第3题:

我们根据单元教学过程的阶段任务,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动课等基本类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

第5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了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第6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

第7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 )

A、探索性学习
B、合作交流
C、模型思想
D、综合与实践

答案:C
解析:
在数学课程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第8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低年级应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等课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第9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10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低年级应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音乐、美术)等课程。(  )


答案:错
解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