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卡托普利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题目

试述卡托普利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卡托普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①减少强缩血管物质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而降压;
②减少舒血管物质缓激肽的降解而降压;
③间接减少醛固酮的分泌,引起留钾排钠,减少血容量而降压。
(2)临床应用: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3)不良反应:主要有顽固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压、高血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通过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抑制络氨酸的碘化及藕联,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2)抑制外周组织的T4转化成T3。
3)免疫抑制作用:控制高代谢症状,降低TSI(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4)减弱β受体介导的糖代谢。
临床应用:1)甲亢的内科治疗:轻症和不宜手术或放射性碘的治疗者。
2)甲状腺手术前准备:减少甲状腺手术合并症及甲状腺危象,但可使TSH分泌
增加。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皮肤瘙痒,药疹。
2)消化道反应:厌食,呕吐,腹痛,腹泻。
3)粒细胞缺乏症:最严重的。
4)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第2题:

卡托普利的降压机制、降压特点及临床应用。


正确答案:作用机制:1.抑制ACE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
4.减少醛固酮分泌
5.抑制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6.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降压特点:心率不快,心排出量不减少降低肾血管阻力,肾血流量增加无体位性低血压减少醛固酮释放,减轻水钠潴留无耐受性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
临床反应:1.高血压;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肌梗死

第3题:

试述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答案:
解析:
答案:(一)药理作用(1)解热镇痛:适用于感冒发热、肌肉痛等(2)抗炎抗风湿: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3)抗血栓: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如心绞痛等(二)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出血和凝血障碍(3)水杨酸反应(4)过敏反应及阿司匹林哮喘(5)瑞夷综合症

第4题:

试述琥珀胆碱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为非竞争型肌松药,其分子结构与Ach相似,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Ach相似但较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M胆碱受体不能对Ach起反应,从而使骨骼肌松弛。
2、临床应用:
(1)气管内插管,气管镜,食管镜检查。
(2)辅助麻醉,静点用于较长时间手术。
3、主要不良反应:
(1)窒息
(2)眼内压升高
(3)肌束颤动
(4)血钾升高
(5)其他,增加腺体分泌

第5题:

简述普萘洛尔在降血压方面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普奈洛尔分别阻断心脏、肾小球旁细胞、外周突触前膜和中枢兴奋性神经元四个部位的β受体而产生降压作用。
(2)临床应用:轻中度高血压。
(3)不良反应:主要为支气管收缩、心脏过度抑制和反跳现象,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

第6题:

利尿药降血压的作用特点,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特点:1、缓慢,温和持久无耐受性。
2、可增高血浆肾素活性,应合用β受体阻断剂。
机制:1、初期-减少细胞外液血容量及心输出量。
2、后期-降低Na+浓度,Na+-Ca2+双向交换机制,可能导致细胞内Ca2+浓度下降。
临床:1、氢氯噻嗪(单用-轻度合用-中,重度)
2、呋塞米(用于高血压危象)
3、吲达帕胺(复方)

第7题:

试述异烟肼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1)抗菌作用:异烟肼对静止期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杀灭作用。单用异烟肼,结核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
(2)抗菌机制:可能是抑制分枝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分枝菌酸的生物合成,因此对结核杆菌具有高度选择性,而对其他细菌无作用。
(3)临床应用:异烟肼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结核病,单用易产生耐药性,除早期轻症肺结核或预防应用外,均宜与其他一线药物联合应用。
(4)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较轻,但长期应用可致肝脏损害(以快代谢型患者多见)和周围神经炎,后者可用维生素B6防治。

第8题:

试述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


正确答案: (1)药理作用:①中枢神经系统: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以及缩瞳等作用;②平滑肌兴奋作用:可提高胃肠、泌尿道和支气管的平滑肌或括约肌张力,引起便秘或止泻、排尿困难、尿潴留,诱发胆绞痛,诱发哮喘等;③心血管系统:扩张血管,增高颅内压;
(2)临床应用:①镇痛,用于各种剧烈疼痛;②心源性哮喘,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③止泻,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3)不良反应及中毒解救:①治疗量时可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②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高度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呼吸麻痹是吗啡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可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等以及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解救;③耐受性和成瘾性,由于易成瘾,限制了吗啡的临床使用。

第9题:

简述利福平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1)作用机制:特异性与细菌依赖于DNA和RNA多聚酶的B亚单位结合,阻碍mRNA合成
(2)临床应用:
【1】联合治疗各种类型结核病
【2】麻风病和耐药金葡萄及其他敏感细菌所致感染
【3】重症胆道感染
【4】沙眼、急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
(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流感综合征、皮疹、药热等,致畸形胎作用
(4)药物相互作用:
【1】为肝药酶抑制剂,可使双香豆素、苯妥英钠及交感胺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
【2】饮酒和与利福平合用可增加肝毒性
【3】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血药浓度降低,与肼屈嗪合用则毒性增加

第10题:

试述卡托普利降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


正确答案:卡托普利降低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1)抑制整体RAAS的AngII形成;
(2)抑制血管的局部RAAS的AngII形成;
(3)减少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是血管内皮L-精氨酸-NO途径的重要激活剂,可发挥强大的扩血管效应,此外,缓激肽还可刺激细胞膜磷脂游离出花生四烯酸(AA),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增强扩血管效应;
(4)减少肾脏组织中AngII的生成,抑制醛固酮分泌,促进水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