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微波炉的战略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兰仕攻占国内

题目

格兰仕微波炉的战略 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兰仕攻占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成为中国微波炉市场的代名词。在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历次全国质量抽查中,格兰仕几乎是惟一全部合格的品牌,与众多洋品牌频频在抽检中不合格被曝光形成鲜明对比。去年,格兰仕投入上亿元技术开发费用,获得了几十项国家专利和专有技术;今年,将继续加大投入,使技术水平始终保持世界前列。 由于格兰仕的价格挤压,近几年微波炉的利润空间降到了低谷。今年春节前夕,甚至出现个别韩国品牌售价低于300元的情况,堪称世界微波炉最低价格。国内品牌的主要竞争对手一直是韩国产品,它们由于起步早曾经一度占据先机。在近几年的竞争中,韩国品牌落在了下风。韩国公司在我国的微波炉生产企业,屡次在一些重要指标上被查出不合标准,并且屡遭投诉,这在注重质量管理的韩国公司是不多见的。业内人士认为,200多元的价格水平不正常,是一种明显的倾销行为。它有两种可能:一是韩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急需扩大出口,向外转嫁经济危机;二是抛库套现,做退出前的准备。 面对洋品牌可能的大退却,格兰仕不是进攻而是选择了暂时退却。日前,格兰仕总部发出指令,有秩序地减少东北地区的市场宣传,巩固和发展其他市场。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春节前后一批中小企业进军东北,争夺沈阳及天津市场。 这些地区已经平息的微波炉大战,有重新开始的趋势。格兰仕经理层在解释这种战略性退让时指出,其目的在于让出部分市场,培养民族品牌,使它们能够利用目前韩国个别品牌由于质量问题引起信誉危机的有利时机,在某一区域获得跟洋品牌直接对抗的实力,形成相对的针对洋品牌的统一战线,消除那些搞不正当竞争的进口品牌。 从长远看,格兰仕保持一些竞争对手,也是对自己今后的鼓励和鞭策。格兰仕的目标是打出国门。1998年,格兰仕微波炉出口额5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两倍,在国内家电行业名列前茅,其国际市场价格平均高于韩国同类产品的25%。前不久,在世界最高水平的德国科隆家电展中,第二次参展的格兰仕不仅获得大批订单,而且赢得了世界微波炉经销商的广泛关注。今年格兰仕的出口目标是再翻一番。 为继续扩大规模,格兰仕将有选择地在国内微波炉企业中展开收购工作。1998年收购安宝路未果后,公司总结了经验教训,今年将重点联合政府部门实现新的目标。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可能不会消除,格兰仕表示,并购工作对海外品牌企业一视同仁。 面对洋品牌可能的大退却,格兰仕不是进攻而是选择了暂时退却,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格兰仕集中生产微波炉的战略属于集中型发展战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以下()企业不是实施差异化战略?

A.格兰仕

B.星巴克

C.Etaly

D.亚朵酒店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业。经过市场调查,确定微波炉为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1993年,格兰仕试产微波炉1万台,开始从纺织业为主转向家电制造业为主。自1995年至今,格兰仕微波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居第1位,且大大超过国际产业、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30%),达到60%以上,1998年5月市场占有率达到73.5%。格兰仕频频使用价格策略在市场上获得了领导地位。1996年到2000年,格兰仕先后5次大幅度降价,每次降价幅度均在20%以上,每次都使市场占有率总体提高10%以上。格兰仕的规模经济首先表现在生产规模上。据分析,100万台是车间工厂微波炉生产的经济规模,格兰仕在1996年就达到了这个规模,其后,每年以两倍于上一年的速度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2000年底,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规模达到1200万台,是全球第2位企业的两倍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格兰仕很早就树立了自己的管理标杆,那就是丰田。最早在做轻纺产品时就和日本有接触,对日本的制造业比较认同,管理理念也很认同。而丰田从成本的角度到精细化方面都是做得最好的。大约从2002年起开始大规模地学习丰田。因为当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格兰仕要做世界级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格兰仕看了这方面的理论介绍,也请丰田的培训师到格兰仕生产线上去看。本来格兰仕觉得做得还可以,但培训师指出了许多不足,拍成了DV,跟所谓标准化的生产线进行对比,格兰仕发现差距确实很大。

要求:

(1)分析格兰仕采用的是什么竞争战略;

(2)试简要说明该战略的优势和风险;

(3)分析格兰仕选择的基准类型是什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1)格兰仕采用规模经济,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这个格兰仕大幅降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格兰仕正是通过这种低成本策略,迅速占领了市场,因此采取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
(2)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主要包括:
①可以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
②具有较强的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③形成了进入壁垒。
采取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主要包括:
①可能被竞争者模仿,使得整个产业的盈利水平降低;
②技术变化导致原有的成本优势丧失;
③购买者开始关注价格以外的产品特征;
④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产生了较大差异;
⑤采用成本集中战略者可能在细分市场取得成本优势。
(3)格兰仕选择的基准类型是过程和活动基准。
过程或活动基准,从具有类似核心经营的企业为基准进行比较,但是二者之间的产品和服务不存在直接竞争的关系。这类基准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企业做得最突出的方面。本题中丰田公司与格兰仕不是直接竞争关系,但是具有类似核心经营业务,格兰仕学习丰田精细化成本节约技巧及标准化的生产线。
【该题针对“波特五力模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第4题:

在微波炉行业,格兰仕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财源滚滚而入。根据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方法,微波炉是格兰仕的哪类业务单位?()

  • A、问题类战略业务单位。
  • B、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
  • C、现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
  • D、瘦狗类战略业务单位。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格兰仕冒用3C认证事件”危机公关点评 事件回放:2005年6月8日,衡阳市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发出通知,通知各商场和格兰仕代理商格兰仕涉嫌41,要求格兰仕配合执法人员清点库存数量和销售数量,并立即向社会公告并召回可能存在缺陷的格兰仕微波炉。其说法是这样的:“其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尚待考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可能”。 事件并不复杂,因为家电行业竞争的激烈,新品上市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取得3C认证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少家电企业都是在认证中心受理申请材料的同时,安排产品上市了,这也是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然,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一个小企业身上,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作为微波炉领域的第一品牌,自身都有300多个型号的产品在销售,并投入重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格兰仕也采用这样手段,很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随后,衡阳本地的一家报纸做了一个的报道,毕竟,这事在当地来讲,作为新闻的各大要素都是具备的。 就该事件本身来说,公关人员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配合衡阳市技术监督局的调查。提供认证中心的受理材料,同时表示部分没有获得3C认证最终通知的产品上之所以有3C标志是因为商场的导购员培训不到位,愿意接受处罚,并限期整改。
2、联络当地的媒体,主动说明情况,并沟通媒体不要再针对此事进行报道,以免扩大影响。
3、将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型号撤柜,保留符合规定的型号继续销售(作为在微波炉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格兰仕来说,共有300多个型号的产品,在一个地级城市将部分型号撤柜并不会对其销售产生多大影响)。
4、在当地媒体发布公告,进行情况说明,宣布销售正常,并公布召回措施。

第6题:

格兰仕是中国著名的微波炉企业,该厂所生产的微波炉具有价廉物美的口碑,请问格兰仕微波炉是采用的哪种市场战略?( )

A.无差异化战略

B.成本领先战略

C.差异化战略

D.密集型战略


参考答案:B

第7题:

格兰仕公司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并不断降低价格,从而占有了国内微波炉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该公司的竞争优势类型属于()。
A.产品差别化
B.成本优势
C.产品优势
D.形象优势


答案:B
解析:
通常企业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成本优势,是指企业能够以比竞争者低廉的价格销售相同质量的商品,或以相同的价格水平销售质量更高的商品;②差别化优势,是指商品独具特色的功能和利益与顾客需求相适应的优势。格兰仕公司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断降低价格,属于成本优势类型。

第8题:

在微波炉行业,格兰仕占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财源滚滚而人。根据波士顿矩阵,微波炉是格兰仕的( )。

A.问号类战略业务单位

B.明星类战略业务单位

C.金牛类战略业务单位

D.瘦狗类战略业务单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可知,格兰仕占据了微波炉行业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高,同时财源滚滚而入,意味着给企业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收入,因此属于金牛产品。

第9题:

把所有“鸡蛋”放在微波炉里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把所有的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个篮子。”将这段话借用到企业经营上就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行业,集中全部资源去发展,即实行专业化经营。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葛洛夫对此深表赞同,他领导的英特尔一直坚守在微处理器行业,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90%。中国格兰仕董事长梁庆德也持有这种观点。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在微波炉里,结果创造了中国微波炉第一品牌! 格兰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一、以战略眼光选择微波炉行业      1991年,格兰仕选择微波炉为发展的惟一行业,是具有战略眼光的:(1)20世纪60年代微波炉行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至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期(1990年世界微波炉产量为2254万台),产品生产技术成熟;(2)微波炉在中国却是曙光初现的行业,随着大家电的普及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便利生活的追求,微波炉市场将是一个基数小、增长速度快、潜力巨大的市场;(3)1990年全国微波炉产量为100万台,进口量为几万台,虽有竞争,但并不激烈。      二、大胆且成功的战略转移     尽管宏观状况有利,格兰仕决定进入与原服装行业毫无关联的微波炉行业还是大胆和有魄力的。与多元化经营有很大不同,格兰仕走的是一条战略转移之路:1991—1993年,格兰仕一方面逐步关闭收入可观的羽绒服生产线,从服装行业撤出;另一方面从日本、美国、意大利引进全套具有90年代先进水平的微波炉生产设备和技术,进入微波炉行业。1993年,格兰仕生产1万台微波炉正式投放市场,当时国内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是砚华,进口产品最大的是日本松下。 三、集中全部资源,夺得全国第一      格兰仕奉行专业化战略,没有采取“两面作战”的多元化方针,而是集中全部资源,朝认定的方向以规模化为重点发展单一的微波炉行业。对此,格兰仕副总经理俞尧昌先生说:“就格兰仕的实力而言,什么都干,就什么都完了,所以我们集中优势兵力于一点。”     这是中小型企业经营战略的理想选择:在企业实力不强、内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应优先选择单一行业甚至单一产品为重点,集中优势夺取市场地位,进而成长为大企业。      1994年格兰仕微波炉产量为10万台,1995年达到2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1%;1996年产量上升到6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到34.85%;1997年产量接近200万台,市场占有率为47.6%,高居全国国内外品牌榜首。     四、高处足以胜寒      1997年10月18日,格兰仕宣布其13个产品品种全面降价,降价幅度在29-40%。其结果是格兰仕市场占有率接近50%,占有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外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40%左右,国内其他品牌则不到10%,行业元老上海的“飞跃”、“亚美”已跌至1%以下。格兰仕雄居微波炉行业的“高处”。      在市场占有率超过国际通用的垄断点41%的基础上,格兰仕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扩大规模,1998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50万台。该目标实现后,格兰仕将跃居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进行战略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战略是有组织最高管理层制定的,是企业家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当时的中国,微波炉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第10题:

信奉“价格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理验的格兰仕在1996年8月---2000年10月短短的6年时间内,连续发动了7次几个战。格兰仕降价特点为: 第一,不断拉高竞争壁垒。格兰仕历次降价的目的很明显,即消灭散兵游勇、驱逐竞争对手,“清除市场杂音”。规模每上一个台阶,价格就大幅下调。当生产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又把出厂价调到200万台规模的企业成本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这个限度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损一台。 第二,降价幅度大。格兰仕每次的降价幅度均在30%一40%,规模小、实力弱的微波炉生产厂商是很难抵御这样的价格攻击的。 第三、进攻性价格策略。运用的是“降价→增加销售、扩大产量和生产规模→降低成本、规模经济→进一步降价格”。格兰仕选择了哪种基本战略姿态?


正确答案:格兰仕选择的基本战略姿态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