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题目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 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
  • 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
  • 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己有
  • 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己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案应以甲犯罪论处

B.本案应以甲犯罪论处,但如果甲设立通达经销公司后,该公司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以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

C.本案应以甲和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

D.本案应以通达经销公司犯罪论处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甲某将祖传的珍贵文物卖给外国人乙某,贾某的行为()。

A.构成犯罪

B.应以窃运珍贵文物出口罪论处

C.应以走私罪论处

D.应以投机倒把罪论处


正确答案:AB
A项正确,《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项正确,《关于办理盗窃、盗掘、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一)项规定,走私珍贵文物(含一、二、三级)出口,以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罪论处。 C项正确,所谓走私文物罪,是指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和文物保护法规,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为。其客观表现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国边境。本题没有提到逃避海关监管等事项,C项不符合题意。 D项错误,投机倒把罪,顾名思义即是以买空卖空、囤积居奇、套购转卖等手段牟取暴利的犯罪。“投机倒把”一词产生于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七八十年代。投机倒把罪现已废除,而且与“文物保护”没有关联。故正确答案为AB。

第3题:

被国有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甲,和该企业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乙,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非国有企业的大量财物非法占有。经查,二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相当,难以区分主犯和从犯。关于甲和乙的行为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均不以犯罪论处

B.均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C.均以贪污罪论处

D.甲以贪污罪论处,乙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C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2款规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由前面的问题判断出乙犯有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应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只有A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是错误的。故选BCD三项。

第5题:

关于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罪,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侵占罪,告诉的才处理,职务侵占罪则不是

B.二罪的主体不同

C.职务侵占罪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罪则不是

D.侵占罪必须有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的行为,职务侵占罪则无此要求


正确答案:ABCD
参见我国《刑法》第270条和第271条。

第6题: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刑法第396条第1款的规定,这种情况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第7题:

关于事实四甲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应以抢劫罪论处 B.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C.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D.应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正确答案:D
答案暂无

第8题:

下列哪些行为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A.甲系某村民小组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达到5万元

B.乙为村委会主任,利用协助乡政府管理和发放救灾款物之机,将5万元救灾款非法据为己有

C.丙是某国有控股公司部门经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5万元公款非法据为已有

D.丁与某私营企业的部门经理李某内外勾结,利用李某职务上的便利,共同将该单位的5万元资金非法据为已有


正确答案:ACD

第9题: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乙便找到机会从公司账户中拿出20万元借给甲。甲从中拿了3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100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ABC

第10题:

甲找到某国有企业出纳乙称自己公司生意困难,让乙想办法提供点资金,并许诺给乙好处。乙便找机会从公司账户中拿出15万借给甲。甲从中拿了2万元给乙。之后,甲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逮捕,乙害怕受牵连,携带100万元公款潜逃。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应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D.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