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干制的最宜工艺条件?如何选择干制品的贮藏条件?̳

题目

如何选择干制的最宜工艺条件?如何选择干制品的贮藏条件? 什么是复水率、干燥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控制种子的贮藏环境条件?


正确答案: 对于干藏的种子,环境的温度控制在0—5℃,空气要干燥,合理进行通风。

第2题:

按磨削条件如何选择砂轮粒度?


正确答案: 粗←粒度→细
大←加工余量→小
粗←加工粗精程度→精
软、粘←工件材质→硬、脆
宽←加工时接触面积→窄
大←砂轮直径→小
粘←结合剂性质→脆

第3题:

氨合成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参考答案:温度:400~500℃;
压力:中小型厂20~32Mpa;
空间速度:根据压力来确定;
进塔气体组成:氢氮比约3;惰性气体:根据新鲜原料气中量来确定;初始氨含量:越低越好,具体量由氨分离方法确定。水吸收可低于0.5%。

第4题:

乳腺摄影曝光条件如何选择。


正确答案: 根据乳腺各期生理、个体发育特点而定:
(1)青春期乳腺各组织对比度较低,一般用32~34kV、50~60mAs。
(2)哺乳期乳腺发育完全,有乳汁积存,密度较高,摄影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选用较大的曝光条件。
(3)有哺乳史,乳腺处于静止状态者,用28~32kV,40~50mAs。
(4)老年妇女选用25~30kV,30~40mAs。上述曝光条件仅作参考,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5题:

干制条件主要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湿热传递过程的?(如果要加快干燥速率,如何控制干制条件)。


正确答案: (1)温度:对于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提高空气温度,干燥加快。由于温度提高,传热介质与食品间温差越大,热量向食品传递的速率越大,水分外逸速率因而加速。对于一定相对湿度的空气,随着温度提高,空气相对饱和湿度下降,这会使水分从食品表面扩散的动力更大。另外,温度高水分扩散速率也加快,使内部干燥加速。
(2)空气流速:空气流速加快,食品干燥速率也加速。不仅因为热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量将高于冷空气而吸收较多的水分;还能及时将聚集在食品表面附近的饱和湿空气带走,以免阻止食品内水分进一步蒸发;同时还因和食品表面接触的空气量增加,而显著加速食品中水分的蒸发。
(3)空气相对湿度:脱水干制时,如果用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空气相对湿度越低,食品干燥速率也越快。近于饱和的湿空气进一步吸收水分的能力远比干燥空气差。饱和的湿空气不能在进一步吸收来自食品的蒸发水分。
(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气压影响水的平衡,因而能够影响干燥,当真空下干燥时,空气的蒸汽压减少,在恒速阶段干燥更快。气压下降,水沸点相应下降,气压愈低,沸点也愈低,温度不变,气压降低则沸腾愈加速。
(5)蒸发和温度:干燥空气温度不论多高,只要由水分迅速蒸发,物料温度一般不会高于湿球温度。若物料水分下降,蒸发速率减慢,食品的温度将随之而上升。

第6题:

通常应根据哪些主要使用条件来选择油品的粘度?如何选择?


正确答案: 通常根据:(1)使用温度.(2)负荷.(3)运动速度和方式三个主要使用条件来选择油品的粘度。
高温不应选择粘度较大的油品,反之则应选用粘度较小油品。
如果被润滑部件的负荷很大,宜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反之,则宜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
高速转动的轴颈,应选用粘度较小的油品;反之,则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在间歇、往复、振动等运动状态下,以及被润滑部件表面粗糙、间隙大时,应选用粘度较大的油品。

第7题:

如何鉴别水产干制品的好坏?


正确答案: (1)看包装:正规的产品都有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和食用说明等内容,并印有QS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志,袋内还附有产品合格证。
(2)看颜色:一般来说,颜色比较纯正,有固有的光泽,无其他杂质混入,干燥而无受潮的为上品。特别要注意识别是否染有人造色素。
(3)闻气味:散装干货可闻其气味是否纯正,应无异味,无受潮、无虫蛀和霉变味。

第8题:

如何选择最佳的色谱工作条件?


正确答案: (1)柱长的选择固然增加柱长可使理论塔板数增大,但同时使峰宽加大,分析时间延长。因此,填充柱的柱长要选择适当。过长的柱子,总分离效能也不一定高。一般情况下,柱长选择以使组分能完全分离,分离度达到所期望的值为准。具体方法是选择一根极性适宜,任意长度的色谱柱,测定两组分的分离度,然后根据基本色谱分离方程式,确定柱长是否适宜。
(2)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气相色谱中当载气线速度较小时,宜选择相对分子量较大的载气;当载气线速度较大时,宜选择相对分子量较小的载气.载气的选择还要考虑与检测器相适应
(3)柱温的选择气相色谱中柱温是一个重要的操作参数,直接影响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尽可能好的分离前提下,采取适当低的柱温,但以保留时间适宜,峰形不拖尾为度。具体操作条件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柱温的选择还应考虑固定液的使用温度,柱温不能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否则固定派挥发流失,对分离不利。
(4)载体粒度及筛分范围的选择载体的粒度愈小,填装愈均匀,柱效就愈高。但粒度也不能太小。否则,阻力压也急剧增大。一般粒度直径为柱内径的1/20~l/25为宜。在高压液相色谱中,可采用极细粒度,直径在μm数量级。
(5)固定液及其配比分离气体及低沸点组分可采用10%~25%配比,其它组分采用5%~20%配比为宜。
(6)进样量的选择在实际分析中最大允许进样量应控制在使半峰宽基本不变,而峰高与进样量成线性关系。

第9题:

以空气干燥法为例,如何合理选用干制工艺条件?


正确答案:用空气干燥时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食品的温度等

第10题:

天燃气水蒸汽转化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如何选择?


正确答案: 从化学角度看,压力不宜过高。但从工程角度考虑,适当提高压力对传热有利,因为甲烷转化过程需要外部供热,大的给热系数是强化传热的前提。提高系统压力可增大床层压降,使气流均布于各反应管。虽然提高压力会增加能耗,但若合成气是作为高压合成过程(例如合成氨、甲醇等)的原料时,在制造合成气时将压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就能降低后序工段的气体压缩功,使全厂总能耗降低。加压还可减小设备、管道的体积,提高了设备生产强度,占地面积也小。
从热力学角度看,高温下甲烷平衡浓度低,从动力学看,高温使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出口残余甲烷含量低。因加压对平衡的不利影响,更要提高温度来弥补。但是,在高温下,反应管的材质经受不了,因此,为满足残余甲烷≤0.3%的要求,需要将转化过程分为两段进行。第一段转化在多管反应器中进行,管间供热,反应器称为一段转化炉,最高温度(出口处)控制在800℃左右,出口残余甲烷10%(干基)左右。温度在800℃左右的一段转化气绝热进入二段转化炉.同时补人氧气,氧与转化气中甲烷燃烧放热,温度升至1000℃,转化反应继续进行,使二段出口甲烷降至0.3%。 水碳比高,有利于防止积碳,残余甲烷含量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