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评价理念理解合理的一项是()

题目

对新课程评价理念理解合理的一项是()

  • A、重视学生发展,强化教育评价的甄别功能
  • B、强调量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C、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D、重视综合评价,忽视个体差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谈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美术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式。


答案:
解析:
(1)意义: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审美素养,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2)方式:①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开放性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指标。②提倡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③注重表现性评价。运用观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④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两类。⑤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⑥建立促进美术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⑦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第2题: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第3题:

新课程理念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要做到哪三个统一?


正确答案:(1)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  (2)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激励性、自主性、探究性);  (3)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协调统一。

第4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

  • A、发展性评价
  • B、总结性评价
  • C、形成性评价
  • D、绝对评价

正确答案:A

第5题:

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2、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4、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第6题:

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了解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 B、教学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鉴定作用、监督作用、调节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
  • 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质”的分析
  • D、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正确答案:A,B

第7题:

传统的教师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对“导”的理解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1)过去的教师也讲因势利导,但导向的是应试。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正确是以应试为标准的。不论他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何地善“导”,都无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的改善。
(2)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师,只是作为“平等对话”中的一员,内在于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共同发现和探究,相互启发和分享,在“指导”和“非指导”之间体现教师的存在。这样的语文教师不预设观点,也不预定唯一的标准。他导向的是学生心灵的丰富和思想的自由,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言语潜能、言语生命得到张扬。

第8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更关注度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正确答案: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
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
③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
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第10题:

简述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理念。


正确答案:(1)在评价功能上,要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在评价对象上,要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要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仅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要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在评价方法上,要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要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