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小学儿童能力。

题目

简述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小学儿童能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激发兴趣;
(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
(3)知识与技能训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合理膳食营养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①合理的膳食调配;②合理的膳食制度;③合理的烹调方法。

第2题:

简述教师指导小班儿童绘画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1为孩子准备涂鸦的工具和材料
2鼓励儿童大胆地作画
3.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情境

第3题:

教师在培养和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方面应注意哪几点?


正确答案:
(P301~302)
(1)提高认识,积极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
(2)通过教学活动发展个体的智力。
(3)创设智力发展的情境,组织学生多参加科技和课外活动。
(4)注意根据智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第4题:

简述减少系统误差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正确答案: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使用校正后的仪器。(3)使用较纯的试剂。(4)进行空白实验。(5)进行对比实验。

第5题:

培养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正确答案: 改善认识模式。
1、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学会与人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
2、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平等地与人交往。
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其中包括:
1、正确的人生观;
2、高尚的品德修养;
3、良好的心理品质;
4、智慧和才能。
掌握交往的艺术。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主要有:
1、注意自我形象;
2、与人交谈;
3、注意动作行为;
4、把握对方心境。

第6题:

结合实际阐述教师应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迁移能力?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精选教材。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要突出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必须把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放在首位,突出学习材料的共同要素、内在联系、组织结构和应用价值。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如果编排得好,迁移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学中就省时省力;如果编排不好,迁移的效果就小。依据学习迁移规律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编排教材要做到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出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一体化是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一体化教材要防止各种教材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割裂、支离破碎,以及互相干扰、机械重复。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的联络点,以利于学习迁移。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节课的教学活动,处理好先教什么、学什么、后教什么、学什么这种教学与学习的先后次序是非常必要的。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次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简言之,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策略和方法对于学习迁移的发生也非常重要。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了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第7题:

培养初中生的语文探究学习能力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探究热情。
(2)培养问题意识,调动探究动机。
①积极鼓励,使学生“敢问”。
②传授方法,使学生“善问”。
(3)放大教育视野,拓展探究空间。

第8题:

企业加强存货管理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⑴加强存货的计划管理。⑵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⑶加强存货考核。

第9题:

减少牛奶污染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正确答案: 第一是防止母牛乳房的污染;
第二是防止牛体的污染;
第三是预防挤奶工具,容器,过滤器及擦洗毛巾的污染;
第四是防止空气污染及昆虫的侵入;
第五是要注意挤奶员的清洁卫生。

第10题:

教师应从哪几方面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3)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