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

题目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称它为X射线。它的穿透能力很强,能使包在黑纸时的照相底片感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德国人伦琴致力于研究阴极射线所引起的荧光现象。1895年,他发现了高真空管放电时能产生()射线的现象。它的穿透性使人们看到了许多过去没有见过的新东西。因此发明了透视机。

A.X

B.α

C.β

D.γ


参考答案:A

第2题:

电视机用阴极射线管(彩色)


答案:
解析:
19 (8540. 1100)

第3题:

微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有阴极射线型的及液晶型两大类,关于它们的使用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台式机不会采用液晶型的

B.台式机目前大都采用阴极射线型的

C.笔记本式微型机使用阴极射线型的

D.阴极射线型的正逐步取代液晶型的


参考答案:B

第4题:

利用阴极射线显示的医用显示器是()


    正确答案:A

    第5题:

    电子是在()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的。

    • A、1896年
    • B、1897年
    • C、1898年
    • D、1890年

    正确答案:B

    第6题: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在实验室内研究阴极射线管放电现象时,发现用黑纸包着的照相底片感光了。用黑纸包着的阴极射线管通电后,发现在其附近的一块涂有铂氰化钡的纸屏上发出绿色荧光,关闭电源,荧光消失。根据上述现象,伦琴推测,一定是从阴极射线管发出的一种新射线,并发现这种射线具有一定的特性,为此,他把这种未知射线起名为X线。X线的产生原理是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真空条件下高千伏的电场产生的高速电子流与靶物质的原子核和内层轨道电子作用,分别产生了连续X线和特征X线。高速电子和靶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会发生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最终高速电子的动能变为辐射能、电离能和热能。三种能量的比例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变化和靶物质性质的差别而不同。

    发现X线的物理学家是

    A.伦琴

    B.贝克勒尔

    C.居里夫人

    D.戈瑞

    E.拉德


    正确答案:A

    第7题:

    钻石在阴极射线下会发()荧光。

    • A、淡橙色
    • B、淡粉色
    • C、淡蓝色
    • D、淡绿色

    正确答案:C

    第8题:

    微型计算机的显示器有阴极射线型的及液晶型两大类。下列英文术语缩写的正确表示是()。

    A.阴极射线型用LCD表示

    B.液晶型用LCD表示

    C.液晶型用CRT表示

    D.阴极射线型用EGA表示


    参考答案:B

    第9题:

    19 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是:X 射线的发现、()和电子的发现。

    • A、质子的发现
    • B、放射性的发现
    • C、阴极射线的发现
    • D、黑体辐射的发现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其他阴极射线管用的未封口玻壳


    正确答案:70112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