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题目

提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的是()。

  • A、老子
  • B、孔子
  • C、王弼
  • D、庄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孔子探讨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提出“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的观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简述(庄子的)和“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庄子•外物》篇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天道》)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3题:

“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品”的阶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

  • A、庄子
  • B、老子
  • C、郭象
  • D、王弼

正确答案:D

第5题:

“得意忘言”是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 A、王弼
  • B、庄子
  • C、董仲舒
  • D、老子

正确答案:A

第6题: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庄子的观点为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他认为,言只是手段,得意才是根本的目的。庄子之说,不仅为魏晋玄学三大命题中的言意之辨奠定了哲学基础,也启发了后人在审美实践中努力创作和把握味之不尽的言外之意。

第7题:

“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的思想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 A、王弼
  • B、庄子
  • C、郭象
  • D、老子

正确答案:A

第8题:

“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是艺术接受中的()

A.观

B.品

C.悟

D.想


参考答案:C

第9题: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出自()。

  • A、《庄子•杂篇•外物》
  • B、《庄子•杂篇•说剑》
  • C、《庄子•杂篇•渔父》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在《周易略例》中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的是三国时期的()。

  • A、曹植
  • B、嵇康
  • C、王弼
  • D、诸葛亮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