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急性职业中毒的救治原则。

题目

简述急性职业中毒的救治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急性中毒的急救护理原则。


参考答案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2.清楚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4.特异解毒剂的应用;5.对症支持治疗

第2题:

简述对急性中毒人员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 急性中毒的病情发展急骤、变化快、抢救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措施正确。救治原则主要是阻止毒物继续作用于人体及维持生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止毒物对机体的侵入,消除毒物。包括及时脱离中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清除存在胃肠道内、皮肤表面、眼睛等处的毒物。
第二阶段:复苏和稳定生命体征。当毒物侵入机体、产生危及生命的全身性反应时,要迅速缓解威胁生命的中毒反应,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足量氧气,呼吸心搏停止时及时施行心肺复苏术。
第三阶段:及时正确使用特效解毒药物。
第四阶段:对症和支持疗法(医院内科治疗)。

第3题:

简述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1)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急救治疗,应当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一要防止声门痉挛、喉头水肿的发生,采用2%碳酸氢钠、10%异丙肾上腺素、1%麻黄素雾化吸入,呼吸困难严重者及早做气管切开。 第二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应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激素,并适当限制输液量。发生肺水肿则应吸氧并用抗泡沫剂10%硅酮或20%~30%乙醇于氧化湿化瓶吸入,及早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于10%葡萄糖100~200ml静脉滴注,以减少血管通透性。神志躁动不安,可用异丙嗪25mg肌注。 第三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对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出现脑水肿,要限制液体输入量,降低颅压,采用20%的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静脉注射或快滴,并用三磷酸腺苷20mg肌肉或静脉注射,谷氨酸钠等以保护脑细胞。 第四对引起血红蛋白变性的毒物,则应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苯的硝基化合物应及时注射亚甲兰(美兰)或硫代硫酸钠;对氰化物迅速吸入亚硝酸异成酯,或3%亚硝酸钠10ml注射,再注射硫代硫酸钠;对一氧化碳可用高压氧或吸氧。第五防止溶血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如对砷化氢采取早期吸氧解毒及利尿,如尿毒症明显可腹膜透析或人工肾透析。除了这五项主要症候外,可按病因特效解毒药及一般临床对症治疗。 (2)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若衣物的污染面或污染物毒性较大,应用剪刀剪开衣物,避免在脱除受污染的衣物时扩大皮肤的毒物污染面。),用大量清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冲洗越早、越彻底越好,然后用肥皂水洗净,以中和毒物的液体湿敷。皮肤吸收中毒的过程,往往有一段时间,要注意观察清洗是否彻底。苯胺清洗不彻底,一定时间后出现发绀,即口唇和指甲明显青紫,需吸氧并注射亚甲兰(美兰)缓解复原。不能认为已经过清水冲洗便不再有中毒发生。黄磷清洗后还要在暗室内检查有无磷光。灼伤皮肤要按化学灼伤处理。 (3)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去口腔毒物外,应当进行以下救护。 ①催吐。催吐在服毒后4h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空腹服毒者可先口服一大杯冷开水或豆浆后催吐。呕吐时头部低位,对昏迷、痉挛发作,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以及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②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中毒,有催吐禁忌症者慎用。用清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敌百虫及强酸不要用碳酸氢钠液,内吸磷、1605不要用高锰酸钾。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ml,以免把毒物冲入小肠;应反复洗。并通过鼻腔留置胃管一定时间,以便吸出由胃排泄的毒物。 ③清泻。口服或由胃管送入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对脂溶性毒物,忌用油类导泻剂,口服腐蚀性毒物者禁用。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第4题:

疑似职业中毒的病人救治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迅速脱离现场;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
(3)对症支持治疗。

第5题:

简述急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步骤以及指导具体实施。


正确答案: 1)调查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中毒者进行个案调查;现场采集空气/食物样品,核实诊断,确定毒物。
2)资料分析:根据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一步确定毒物和中毒原因。
3)针对中毒原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卫生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
4)撰写中毒调查报告,包括职业/食物中毒一般情况、现场调查情况、中毒事故的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和建议。

第6题:

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 )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职业性苯中毒的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急性中毒:病情恢复后,轻度中毒者一般休息3~7天即可工作。重度中毒者的休息,应按病情恢复程度而定。
2)慢性中毒: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者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者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者全休。
3)观察对象:根据职业禁忌证,应调离苯作业岗位。

第8题:

急性苯中毒的救治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畅通;②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③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第9题:

简述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的时限。


正确答案: 1)发生急性职业性中毒的用人单位立即报告各有关部门,最初接诊的医疗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并在24小时进行网上直报。
2)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在一般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终止后二周内进行网上直报。
3)重大以上急性职业性中毒事故报告时限:必须实时报告。

第10题: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正确答案:立即终止接触毒物;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除;特效解毒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