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主旋律电影。

题目

简述主旋律电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论近期主旋律电影的趋势。


正确答案: 主旋律电影是在政府指导下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旋律”电影自觉采用一些商业化的叙事策略手段,有意识进行商业化的探索。一大批观众欢迎的优秀“主旋律”影片相继出现。下面具体地分析这些举措。
一.类型化创作模式的形成。
类型片的既定性使观众在观影之前就知道所要看的影片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全世界所有的“梦工厂”就是在不断地制造这种满足观众心理期待的类型片。于是一些主旋律影片尝试利用类型片的优势来迎合观众。如《红河谷》——西部片与爱国主义理念的结合;《红色恋人》——革命回忆与爱情类型片的结合;《黄河绝恋》——战争类型片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统一;《紧急迫降》——灾难片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的统一。
二、以情动人的叙事策略,人物刻画更鲜明、立体。
主旋律电影不再以咄咄逼人的权威强制大众认可,而是使观众不自觉地深入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之中。如《焦裕禄》、《孔繁森》、《生死抉择》这类以塑造英雄人物为主的影片,力图把英雄定位为一个好人形象,使其更人性化。展现人物在家庭与事业中与常人一样的痛苦、矛盾、无奈和困惑等。他们的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激起了观众对人物的理解和认可,从而实现宣传与教化的功能。
三、奇观化。
奇观化是娱乐片的惯用手法,这种奇观化从美学角度来说是“通过传奇性的内容使观众生理、感官的欲求和心理精神的愿望得以宣泄出来”。当然,这种“奇观化”绝不是娱乐片那样将其作为目的去一味追求,而是作为更好地包装“主旋律”的手段出现在影片中。如:《红河谷》中呈现的西藏美丽的地域风光和藏族文化;《黄河绝恋》展现了跨国恋情和作为中华民族文明象征的长城、黄河;《背起爸爸上学》中面临失学的孩子用惊人的勇气背着父亲走上艰辛的求学之路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种“情感奇观”,让观众惊叹不已。《血色童心》中疯狂变态的德国将军在女主角楚楚身上刺下的法西斯文身极具惊异效果。
四、平民化的创作视点。
“平民化”使得电影镜头重新转向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主旋律电影找到了真正打动人心之处,赢得了观众和市场。《背起爸爸上学》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凭借勇气和毅力取得了求学道路上的成功。影片《九香》中平凡的女人九香以隐忍、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伦理道德认同。

第2题:

主旋律


正确答案: 一种有着类型电影倾向的主要表达国家主流意识、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秩序的电影类型,体现了转型期国家对电影工业的扶植和对于体现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软性要求,是一种功能性较强而娱乐性稍弱的电影类型。当前有中心转化的趋势,教化性趋向缓和,开始走向注重故事情节包装和商业化的叙事策略。

第3题:

简述世界电影流派。


正确答案: 世界电影流派有:1919-1924年间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1918-1930年间的法国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1924-1930年间的苏联蒙太奇电影、1942-1951年间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1959-1964年间的法国新浪潮电影、1966-1972年间的新德国电影等等。

第4题:

主旋律电影


正确答案: 一种有着类型电影倾向的主要表达国家主流意识、体现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秩序的电影类型,在90年代主要是主流电影,体现了转型期国家对于电影工业的扶植和对于体现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软性要求,是一种功能性较强而娱乐性稍弱的电影类型。目前有中心转化的趋势,教化兴趋向缓和,开始走向注重故事情节包装和商业化的叙事策略。主要类型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决战》、《周恩来》、《重庆谈判》)、伦理道德片(《离开雷锋的日子》、《被告山杠爷》)、献礼片(《国歌》、《共和国之旗》)、商业化主旋律电影(《黄河绝恋》、《红河谷》)。

第5题: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你认为目前存在什么样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


正确答案: 主要问题:
(1)选材上存在刻板、符号化、模式化、个人倾向严重,与观众欣赏角度脱离等诸多问题。(存在着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问题,把主旋律理解得很狭隘,将主旋律题材化,认为只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国家重点工程题材才是主旋律,还有把主旋律与多样化对立起来,把主旋律与作品的群众性、普及性割裂开来,认为主旋律作品不需要市场检验,导致一些作品根本没有可看性。)
(2)发行渠道的闭塞导致无法完成产业化经营,既无足够的回报,则难有更多资本投入以支持创作。
(3)缺乏精品意识,创作方向缺少竞争力。难有突破,少有创新。
(4)评奖机制欠佳,既无由国际影响力的奖项,又无有观众基础的、符合观众心理的权威。

第6题:

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划分情况是()。

  • A、中国电影被划分为精英电影和主旋律电影
  • B、中国电影被划分为商业电影和非商业电影
  • C、中国电影被划分为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
  • D、中国电影被划分为主旋律电影和非主旋律电影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从2013年12月开始广泛开展以()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这将有力推动主旋律电影创作,提升电影创作的整体质量。

  • A、核心价值观
  • B、主旋律
  • C、勤俭节约
  • D、中国梦

正确答案:D

第8题:

简述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和电影美学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电影理论是“对电影规律和可能性的逻辑思考”,它是以大量的经验事实为依据,伴随着电影创作的产生、兴起和延展,是从电影的生成过程中归纳和抽象的理性总结。电影理论是创建影视美学、确立影视艺术、发展影视文化的必然和必须,涉及到限制、剪辑等微观近照,也囊括了电影思潮、流派等宏观研究,涵盖了影视本体、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等不同层面。电影批评是与电影理论密切相关的领域。电影评论往往是对个别的影片或具体的现象进行剖析和评价,而电影理论则是对文化现象的本质把握。较之以理性、系统的理论探索,电影批评更具有开放和动态的特点,电影批评的发展可以给电影的总结概括积累更多的现实和背景。同时,批评的开展须以理论为指导,电影理论的递进也能够更有力地支持批评的深入。
关于电影研究史的阶段划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将电影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三十年代的蒙太奇理论;四五十年代以法国为主电影现实主义和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及各种后现代电影理论。另一种划分方法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为古典电影理论或经典电影理论,60年代之后为现代电影理论。

第9题:

简述布朗对电影艺术效果的总结。


正确答案: 布朗将电影的艺术效果归结为以下四种:
一、把注意力导向电影影象的形式特点;
二、张扬或强化感情;
三、突出影象的典型性;
四、阐释影象的含义。

第10题:

简述“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


正确答案: 第一,达达主义追求绝对的无意义;第二,新的视觉追求;第三,通过节奏的变化产生新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