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历史教师在教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课程内容时,带领学生参观南京大

题目

某班历史教师在教授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课程内容时,带领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使学生在参观过程中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该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 A、语言传递信息
  • B、直观感知
  • C、实际训练
  • D、课堂教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入口处,写着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中国同胞的人数,这个数字是()

A.150000

B.200000

C.250000

D.300000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忍罪行,由日本南京东京证言集会执行委员会主办的“南京大屠杀82年 2019东京证言集会”11日晚在东京举行。集会呼吁日中两国人民不忘历史,共创和平友好未来。


答案:
解析:
参考题目学习,不是题目,没有答案~

第3题: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标本,参观工厂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现场直观


正确答案:A

第4题:

蒙自一中高二年级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正确答案:D

第5题: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  )。


A.演示法

B.言语直观

C.参观法

D.练习法

答案:C
解析:
教师带学生进行参观,这种实地观察的行为叫做参观法。

第6题: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参观内容必须有针对性,要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开展。 (2)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在时间问题上,尽量避免占用正常的学校教学时间,可以选择休息日去参观,选择课余时间来整理材料.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
(4)在地点选择上,受资金和时间的限制,最好是选择距离学校和居住地较近的历史博物馆(一天来回是最好的)。
(5)在经费问题上,教师可以积极争取家长及社会的支持。
(6)参观结束后,教师要结合本次参观实际情况形成教育总结,学生应将所见所感形成文字、图片材料,方便日后交流使用。

第7题:

在“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带领本班学生去当地的中心医院检验科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机选取了一些化验单,向医生请教如何看懂化验单。之后医生又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并向学生讲解了各种化验知识。教师的这种做法所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B.面向全体学生

C.倡导探究性学习

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D
解析: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应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本题材料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相关知识以后,带学生去医院进行参观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

第8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上午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6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正确答案:12月13日

第9题:

2015年10月,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选《世界记忆名录》,使南京大屠杀从南京记忆、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有助于() ①这些珍贵历史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 ②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仇恨,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世界人民牢记这段历史,共同捍卫人类尊严 ④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集中表达中华民族情感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