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甲、乙对涉嫌盗窃罪的李某执行拘留时,发现李某身上可能藏有匕首

题目

民警甲、乙对涉嫌盗窃罪的李某执行拘留时,发现李某身上可能藏有匕首,未用搜查证便搜查了李某的身体。搜查结束后,民警要求李某在搜查笔录上签字遭到拒绝,民警在笔录上注明李某拒绝签字的情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1~4题:

周某和李某因为涉嫌绑架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下列关于拘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对周某和李某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必须立即释放

B.公安机关认为对周某和李某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7日内提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C.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7日

D.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0日

E.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周某和李某的家属或他们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核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选项A、E应该是24小时内,而非是12小时内。选项应该是3 日内,而非是7日内。刑事拘留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所以选项D错误。

第2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已经成年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员范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李某的舅舅”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第3题:

周某和李某因为涉嫌绑架罪,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请根据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公安机关对周某与李某的拘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对周某和李某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必须立即释放

B.公安机关认为对周某和李某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7日内提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C.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7日

D.对周某和李某的最长拘留期限可能达到30日

E.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公安机关应当在12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周某和李某的家属或他们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选项A中应该是24小时内,而非是12小时内,因此错误。选项B中应该是3日内,而非是7日内,因此错误。刑事拘留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选项E中应该是24小时,而非是12小时,因此错误。

第4题:

某工商局局长李某因涉嫌收受贿赂一千多万,情节恶劣,而被立案调查,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李某企图自杀、逃跑,关于本案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本案应当由公安机关来执行对李某的拘留,拘留后,应在24小时内将其送看守所羁押
  • B、公安机关必须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
  • C、除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通知李某的家属
  • D、对于李某的拘留期限最长可以达到37天

正确答案:A

第5题:

民警甲、乙在出警过程中遭到围攻,甲被王某用手机击中头部,乙警服被李某撕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可以口头传唤王某
B.乙可以扣押王某的手机
C.公安机关可以对李某处行政拘留
D.乙可以对李某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警察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本题中,李某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对于王某的违法行为,甲可以口头传唤,故选项A正确;
选项B,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规定》第一百零七条:对下列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扣押或者扣留:(一)与治安案件、违反出境入境管理的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因此乙可以扣押王某的手机,选项B正确;
选项C,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李某因此公安机关可以对李某行政拘留,选项C正确;
选项D,乙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因此不能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因此选项D错误,本题选择D。

第6题:

甲、乙、丙共同在公交车上扒窃,在他们盗窃一位乘客(偷得一部手机)时,遭到反扒民警丁某、胡某和竹某的抓捕。甲、乙、丙分头逃走,甲、乙被抓获:丙在民警竹某对其抓捕时,在难以逃跑的情况下,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竹某身上乱刺,竹某被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B.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C.甲、乙和丙都构成抢劫罪
D.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抢劫罪

答案:A,B,C
解析:
甲、乙、丙本来是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但丙在实施盗窃行为后以暴力抗拒抓捕,就构成了《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但甲、乙和丙没有共同的暴力抗拒抓捕的故意和行为。因此,甲和乙构成盗窃罪,丙构成抢劫罪。

第7题:

甲分局乙派出所民警查获涉嫌网络赌博的李某,拟对其拘留10日并处罚款3000元,办案民警对其告知时,李某要求听证。对李某的听证请求,应由甲分局哪一个机构组织实施?( )

A.乙派出所
B.治安支队若
C.法制支队
D.刑侦支队

答案:C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四条听证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组织实施。依法具有独立执法主体资格的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以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其非本案调查人员组织听证。
因此选择C项。

第8题:

李某因涉嫌抢夺被拘留。拘留期间,( )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A.李某的儿子

B.李某的舅舅

C.李某的父亲

D.李某的律师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核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人员范围。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有权申请取保候审。“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李某的舅舅”不可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第9题:

张某(17周岁)和李某因同时喜欢一个班花而产生矛盾,后来班花选择李某。张某对朋友孙某说自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杀了李某。随后,张某购买了匕首,在李某摆摊必经的路口等待。结果等了半天,发现来人是李某的弟弟李二。张某心想谁都一样,于是举匕首对李二刺去。李二躲闪不及,被刺死。张某见李二身上钱包里有大量现金,于是将钱包拿走。后来案发张某被抓获。
张某杀死李二后拿走钱包的行为应定性为()。

A.抢劫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夺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中张某开始并没有抢劫的故意,他杀死李二是故意杀人,至于其后来拿走钱包的行为,是盗窃行为。因此选择B项。

第10题:

李某因涉嫌盗窃罪被甲市乙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如有逮捕必要的,应当由()批准逮捕。

  • A、乙县公安机关
  • B、甲市公安机关
  • C、乙县法院
  • D、乙县检察院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