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的三重涵义?

题目

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的三重涵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古典文论中从意境审美风格上分类的是()

A.刘勰
B.曹丕
C.司空图
D.刘熙载

答案:D
解析:

第2题:

试述唐宋金元文论的理论成就。
(1)高度发达的诗论。唐宋金元的诗论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诗学理论的范围以“意境”为中心,广泛涉及诗歌的本质与功能、诗人修养、创作技法、音韵格律、诗境风格、欣赏批评等诸多问题。
(2)以“载道”为核心的散文理论。唐宋散文以八大家为代表,取得了突出成就,相应的散文理论也丰富多彩。总体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道统散文理论。在散文家的修养方面,古文家都强调要以孔子的儒家人格理想来修身养性。在散文的功能方面,古文家普遍推重“有为而作”,主张“文以载道”,文章要有益于社会政治和道德建构。在散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古文家普遍重内容,或内容、形式兼重,反对雕琢辞句而无内容的浮艳文风。
(3)词、曲、小说理论的兴起。随着唐、宋词的兴盛,词论应运而起。宋代词坛的创作与理论都透露出一种全新的审美意识:注重在词中抒发个人感情。正因为宋代词坛有此全新的审美意识,所以许多词人或诗人都以这种新的理念谈论词艺,或宗“花间”传统,或倡“豪放”词风,或宗“婉约”词派,或尚“以诗为词”,各种观念竞相呈现。其中以李清照《词论》和张炎《词源》成就最高。

第3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部文论专著”指的是()

A.《典论》

B.《文赋》

C.《诗品》

D.《文心雕龙》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民族特色的形成,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诸因素的影响的。
(1)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独具一格,有其正确性与深刻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社会的农业性和宗法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成了重要的审美范畴,师古、复古为革新等文学思潮时而可见。由于古代文论家往往又是诗人、散文家,论著情文并茂。如陆机《文赋》,杜甫《戏为六绝句》等。

第5题:

认识《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贡献。


正确答案: 一、《文心雕龙》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包括文学的本质与特征、文学的构思与创作、文学的风格与体裁、文学的艺术与思想标准、文学的创作技巧、文学的鉴赏与批评、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等,并阐释或首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概念,如神思、隐秀、风骨、通变、奇正等,这对中国古代文论乃至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文心雕龙》的理论特色,就是“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在《文心雕龙》出现之前,古代文论绝大部分都是单篇论文,或内容欠充实丰富,或形式流于粗糙零碎,都不能与《文心雕龙》相提并论。
三、《文心雕龙》成功地吸收了儒道释文化的思想精华,以自己的理论建树体现出三教合一的文化趋向。

第6题:

试述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3)艺术意蕴与艺术典型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般而言,意境重表现、重抒情、以创造景物意象为主;典型则是重再现、重写实,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然而,意境在景物中也有人物,意境的产生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结果,它一方面以自然景物的意象描述为主,另一方面也必然熔铸进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情趣。虽然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也有共同的联系,即:它们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艺术典型是在个别的人物形象身上体现出共性、普遍性和本质必然性,艺术意境则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让人们领悟出无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乃至于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层意蕴。

第7题:

中国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
第一,物我同一的整体性思维
第二,直寻妙悟的直觉式思维。

第8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古典文论独创概念的是( )。

A.古典主义文学
B.意象
C.意境
D.文学风格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四个选项都是文学理论的概念,C项“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A项是西方的文学流派,B、D两项是中西方文学中都存在的概念。故本题选择C。

第9题:

意境是()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

  • A、中国古典文论
  • B、现代文论
  • C、西方现代文论
  • D、西方古典文论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试析方回“意境说”的内涵及其在文论史上的影响。


正确答案: 方回所谓的“心”,就是情意的概称,并偏重立意,他实质是区别现实生活的物境与诗人“存乎心寸之间”的意境。
(1)一个写诗的人,如只在“不与人同”的物境下功夫,不从自己的情意炼其感受,则诗中境界之表象与“人境”相距甚远,但其“心”却“与人同”。那么其境无情深意远之致。
(2)如他是“治其心”而不求保种“幻世骇众”的物境,那么他在诗中所呈现的境界虽是常人所能遇到的,却有常人不能及的意志情悠之趣。
(3)方回体悟到诗境形成过程中诗人主观方面的作用“观其而知其心”是对“意境”有比较成熟全面的认识,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清人纪昀受他影响,将“意境”作为诗的重要审美标准,金圣叹对景与境的区别,梁启超的《惟心》实承方回的心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