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碘剂过敏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题目

简述碘剂过敏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促伴濒死感。(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4)皮肤过敏表现:瘙痒、荨麻疹等。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促伴濒死感。(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脑缺氧所致,表现为头晕眼花、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4)皮肤过敏表现:瘙痒、荨麻疹等。

第2题:

简述中心静脉置管及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时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答案:
解析:
临床表现:大量空气进人后病人出现胸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神志不清。心前区可听到搅拌杂音,病人可因肺动脉栓塞而突然死亡。预防:置管时病人取头低位 ;重力输液时加长输液管使其悬垂低于病人的心脏平面10cm。应用自动输液泵。

第3题:

简述回火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回火的根本原因是火焰传播速度与气流喷出速度之间的动平衡遭到破坏,火焰传播速度大于气流喷出速度所致。
为防止回火,可燃混合气体从烧嘴流出的速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速度,临界速度与煤气成分、预热温度、烧嘴口径及气流性质等有关。操作主要是保证烧嘴前煤气压力不能过低,一旦煤气总管压力低,应适当减少所开烧嘴数量,适当调整烧嘴前煤气手阀。同时保证一定风压。

第4题:

试述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主要临床表现:轻度毒性反应时,常有嗜睡、寒战、多言和血压升高等表现,进而可发生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甚至丧失和四肢肌肉震颤等,重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和惊厥,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致死。
(2)预防措施:
①一次用药量不超过限量。
②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③注药前先回抽有无血液,避免误入血管。
④根据用药部位和病人情况酌情减量。
⑤如无禁忌,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⑥麻醉前可适量使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
⑦严格执行麻醉药物管理制度和查对制度,药名、浓度的标签字迹要清楚,配制要准确。

第5题:

简述加热炉回火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1)燃料大量喷入炉膛或瓦斯带油,产生大量烟气,使炉内产生正压,因此要防止燃料大量喷入和瓦斯带油。
(2)鼓风机开度太小或突然停机,使燃烧不完全,在自动控制时又增大燃料喷入,进一步恶化燃烧。要立即打开风门改手动操作或改自然通风。
(3)引风机停,烟气排不出去,而形成正压,要立即打开烟囱碟阀。
(4)炉子超负荷运行,烟气排不出去,而造成正压操作。因此,防止超负荷,保持负压操作。
(5)开工点火前,燃料气阀门不严,燃料气漏入炉内,点火前吹扫不够,造成点火时爆炸回火。因此,开工时要检查开关严燃料气阀,并用蒸汽吹扫炉膛,至烟囱见汽后才能点火。

第6题:

试述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特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沙门菌食物中毒全年都可发生,但主要在夏秋季,5~10月,7~9月最多,中毒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临床表现分为5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潜伏期一般12~36h,初期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重者引起痉挛、脱水。休克等,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黏液或血。预防措施:防止污染、高温灭菌、控制细菌繁殖。

第7题:

简述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正确答案: 临床表现取决于活性介质的作用:①作用于皮肤可有红肿、荨麻疹;②作用于呼吸道可出现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③作用于消化道可有呕吐、腹痛、腹泻等;④严重者因缓激肽过多可发生心血管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防治原则:①肾上腺素及阻止活性介质释放;②拮抗活性介质的作用;③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⑤维护重要生命器官功能。

第8题:

简述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药3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等。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min。(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5)配制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药3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等。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min。(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5)配制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第9题:

简述碘剂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轻度反应可有荨麻疹、面色潮红、流涎、喷嚏、流泪、胸闷、气急、腹痛、恶心、呕吐和头晕头痛等症状。
2.重度反应
①喉头和支气管痉挛,引起气喘和呼吸困难;
②神经血管性水肿,可见大片皮疹,皮肤、粘膜出血及肺水肿等;
③过敏性休克、昏迷、抽搐等;
④心脏停搏。预防
措施:
1.仔细询问过敏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做好碘过敏试验。
2.经静脉注射碘剂造影时,先注入1ml造影剂,观察一段时间,如无不良反应再继续注射。但需注意试验本身亦可引起严重反应。
3.用药量应根据病人的体重、年龄和体质情况而定,不可随意加大造影剂用量。
4.造影检查前口服泼尼松或扑尔敏,造影前1小时再肌注苯海拉明50mg,可减少大剂量和快速注射造影剂的危险。

第10题:

碘剂过敏试验阴性者,在使用碘剂造影时,仍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