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生品德不良的主客观原因。 

题目

简述学生品德不良的主客观原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2题:

试述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措施。


正确答案:(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首先.教师要从感化人手,关心他们并真心实意帮助他们;其次,教师要引导班集体正确对待和热情帮助犯错误的同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同学的友爱信任.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缺乏道德观念和正确的是非观,有的学生常常犯错误。他们在道德认知、道德评价方面的接受能力较差,教师进行说服教育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3)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品德不良的学生往往因为过多地受到指责、惩罚、讽刺和歧视而产生自卑感.缺乏集体荣誉感。教师要防止自尊心片面发展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创设条件来引导品德不良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使学生逐渐学会用集体的规范约束自己,改正错误。(4)锻炼同不良诱因进行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与外部的不良诱因有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有控制地进行信任性考验,并不断演化,以锻炼学生与不良诱因进行斗争的意志力。对中小学生来说,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同时,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要对学生多鼓励、表扬,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对品德不良学生的矫正,还应考虑不良行为的性质与程度,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个性特点,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对症下药。

第3题:

论述如何矫正学生不良的品德。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2)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3)学校工作中的某些弊端和缺失。

第5题:

简述品德不良的类型。


答案:
解析:
(1)根据出现原因不同可将品德不 良划分为:道德认知方面的不良行为、道德意志 方面的不良行为、道德行为方面的不良行为等。 (2)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可将品德不良划分 为:不良品德行为和过错行为。 (3) 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可将品德不良划分 为:顽固型、随流型、忏悔型和冲动型。

第6题: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是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唯一原因。( )


正确答案:B
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很多,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是主观因素之一。

第7题:

简述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客观方面,不良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1)家庭教育失误;(2)学校教育不当;(3)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观方面:(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2)消极的情绪体验;(3)道德意志薄弱;(4)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5)性格上的缺陷。

第8题:

简述学生形成不良品德的主观因素。


正确答案:

第9题: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及教育策略。


答案:错
解析:
一、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家庭教育不当。
(3)学校教育的失误。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二)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三)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
(四)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第10题:

简述中小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


正确答案: 1.攀比心重。
2.江湖义气泛滥。
3.网络成瘾。
4.痴迷不良书籍。
5.官僚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盛行。
6.暴力倾向,出口成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