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方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同义词(即散列地址相

题目

在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方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中,同义词(即散列地址相同的关键字值)在散列表中的位置一定是相邻的,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采用下面几种方式解决散列法中出现的冲突问题( )。

A、数字分析法、除余法、平均取中法

B、数字分析法、除余法、线性探测法

C、数字分析法、线性探测法、散列多重法

D、线性探测法、散列多重法、链地址法


正确答案: D

第2题:

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的散列表中,每个地址单元所链接的同义词表中结点的()相同。

A.关键字

B.元素值

C.散列地址

D.含义


参考答案:C

第3题:

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的散列表中,每个地址单元所链接的同义词表的_______相同。

A、关键字

B、元素值

C、散列地址

D、含义


正确答案:C

第4题:

下列有关散列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列存储法只能存储数据元素的值,不能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B.散列冲突是指同一个关键字对应多个不同的散列地址
C.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中,散列函数值相同的关键字总是存放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
D.若散列表的装填因于a<<l,则可免冲突的严生

答案:A
解析:
A项,在散列表中,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通过散列函数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得到,散列存储法只存储数据元素的值,不能存储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B项,散列冲突是指多个不同关键字对应相同的散列地址;C项,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的散列表中,散列函数值相同的关键字不一定总是存放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中;D项,装填因子a越小,发生冲突的概率越小,但仍有可能发生冲突。

第5题: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h(k)=k%6计算散列地址进行散列存储,若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44)。

A.1.5

B.1.7

C.2

D.2.3


正确答案:A
解析:用散列函数n(k)=k%6计算得到散列地址见表2。表2散列地址关键字散列地址用线性探测的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所构造得到的散列表见表3。表3散列表该散查找次数列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为(1×3+2×3)/6=1.5。

第6题:

设散列函数H(key)=key MOD 7,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解决冲突。对关键字序列{13,28,72,5,16,8,7,9,11,29}在地址空间为0-10的散列区中建散列表,画出此表,并求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


参考答案:

第7题:

哈希函数可以减少冲突,但仍不可避免,通常处理冲突的方法有再哈希法,建立公共溢出区和( )。

A.链地址法和直接定址法

B.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和二次探测再散列法

C.开方定址法和链地址

D.除留余数法和数字分析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用哈希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通常有开方定址法、再哈希法、链地址法以及建立公共溢出区。

第8题:

已知一个线性表(38,25,74,63,52,48),假定采用散列函数h(key)=key%7计算散列地址,并散列存储在散列表A[0…6]中,若采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则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63)。

A.1.4

B.1.6

C.2.0

D.2.2


正确答案:C
解析:按照散列函数h(key)=key%7和线性探测方法解决冲突将线性表 (38,25,74,63,52,48)散列存储在散列表A[0…6]中如图3-15所示。

在该散列表上进行等概率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

第9题:

查找哈希(Hash)表,不会发生冲突的哈希函数是(34)。

A.除留余数法

B.伪随机探测再散列法

C.直接地址法

D.线性探测再散列法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数据结构中的查找哈希表问题。哈希表的目的是建立希望不经过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取得所查的记录。在哈希表存储时,一般是通过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得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的一个唯一的存储位置对应,而这个对应关系就是哈希函数。所谓的哈希冲突是指对不同的关键字可能得到同一哈希地址。为了不发生哈希冲突,构造哈希函数的方法应该选直接地址法,此方法是取关键字的某个线性函数值作为直接地址。

第10题:

假设n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处理冲突,把这些关键字散列到一个散列表中,则进行的探测次数是()。

  • A、n-1
  • B、n
  • C、n+1
  • D、n(n-1)/2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