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鱼类对维生素需要量的有哪些因素?

题目

影响鱼类对维生素需要量的有哪些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热镀锌对锌层厚度影响有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有5种;(1)气刀吹扫压力。(2)带钢运行速度(3)气刀喷嘴距带钢的距离。(4)气刀喷嘴的角度。(5)气刀喷嘴距锌液的高度。

第2题:

氧对养殖鱼类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水中溶氧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环境条件。低氧对鱼类生长是很不利的。日本叶氏用含氧量2.1—7.2毫克/升的水(22℃)进行饲养鲤鱼的试验表明,鲤鱼的生长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在含氧量4.1毫克/升以下时均急剧下降,水中含氧在4.1毫克/升以上,饲料利用率才保持平衡,生长和摄食量的突变点为2.1毫克/升氧,而且摄食和生长髓含氧量升高而加快。鱼池中过饱和氧一般对鱼类没有什么危害,但饱和度很高有时会引起鱼类发生气泡病。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严重时窒息死亡,水中溶氧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池塘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特别是底层水的溶氧条件,能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消除或减少有机酸和氨等有害的中间产物,改良水质,加强池塘物质循环强度,为鱼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饵料生物的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养鱼生产中,应十分重视池塘的氧气条件,改善溶氧状况是取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第3题:

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 )

A.维生素D摄入不足

B.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不当

C.生长过快,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过多

D.日照不足

E.肝肾疾病的影响


正确答案:ABCDE

第4题:

简述影响维生素利用及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正确答案: (1)动物因素;
(2)疾病及其他因素;
(3)饲养及日粮因素;
(4)维生素拮抗物与药物因素;
(5)体内维生素贮存状况因素。

第5题:

麻疹患儿对()的需要量很大

  • A、维生素A
  • B、维生素B
  • C、维生素C
  • D、维生素D

正确答案:A

第6题:

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受哪些因素影响?
确定主管人员的需要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组织现有的规模、结构和岗位2、管理人员的流动率3、组织发展的需要。

第7题:

淤泥对水质和鱼类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由于死亡的生物体(浮游生物、细菌等)、鱼类的粪便,残剩饲料和有机肥料等的不断沉积,加上泥沙混和,使鱼池底部逐渐形成一层淤泥。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其成分很复杂,大致可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类,非腐殖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腐殖物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腐殖质是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分解转化成简单的化台物,同时经过生物化学的作用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和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呈黑色或黑褐色,是一种胶体物质,有巨大的表面能,能吸收并保持大量阳离子成分。它和土壤中的粘土矿粒一起,对水中一些离子状态的物质发生吸附作用,并能与其他离子代换而达到动态平衡。
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吸收固定的无机营养成分。据测定,淤泥含有机物质4.258%,含氮量0.314%,含磷量0.2%,含钾量1.205%。这些物质经细菌分解和在适当条件下被交换释放,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水中氮、磷、钾等养分,被浮游植物等吸收利用,可以说淤泥是“池塘肥料的仓库”。生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淤泥的池塘,池水较没有或很少淤泥的池塘容易变肥,浮游生物繁殖多,鲢,鳙等鱼产量高。
在池塘施肥后,淤泥中所含的大量胶体物质,能吸附一部分有机物(如一些有机酸离子)和无机盐类(氮、磷酸、钾等离子)暂时保住这些肥分。以后再逐渐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因此,淤泥在这里起着一定的保肥和调节肥度的作用。新开池塘施肥后肥度和水质往往不稳,变化较大,主要就是缺乏足够的池塘淤泥。
淤泥过多也会恶化水质,造成映氧死鱼。因为淤泥中的有机质分解需消耗大量氧,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不完全,产生硫化氢、氨、有机酸等有害物。在夏,秋高温季节,遇到天气不正常,如下雷阵雨或突然转北风,池塘表层水温迅速降低,引起池水对流,上层含氧量较高的水传到下层去,下层水上升,还原性的有害中间产物被带向上层,一方面促使这些物质迅速氧化而大量消耗氧,造成整个池塘缺氧,另一方面这些物质也可能直接危害鱼类。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泛池,引起池鱼大批死亡。
淤泥过多也容易发生鱼病。因为在缺氧还原条件下,酸性增加,水质恶化,病原体易繁殖,同时在不良环境中,鱼体抵抗力减弱,故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第8题:

简述水生动物(鱼类)维生素需要的特点有哪些?


本题答案:维生素是分子量较低的一类活性物质,是水生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但不产生热量和构成机体组织,也不能从水生动物体内合成,必须从渔用饲料中摄取,水生动物虽然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绝不能缺少。
维生素是一种活性物质,在水生动物体内作为辅酶和辅基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如果缺乏维生素,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某些器官的正常机能,使生长减慢,削弱对疾病的抵抗力,甚至死亡。

第9题:

以下关于营养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水域网箱比实验室水族箱饲养的鱼免疫应答弱
  • B、饵料中大量添加维生素C,对鱼类抗体产生有促进作用
  • C、饵料中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缺乏,鱼类因贫血影响抗体生成
  • D、饵料中添加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提高鱼类免疫

正确答案:A

第10题:

寒冷天气对饲料需要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温度降低于临界低温,(妊娠母猪栏内为65℉而群养母猪为55-60℉)要供给额外的饲料以满足增加的维持需要,否则,增重和胚胎发育所需的能量不够,
指导性地讲,环境温度在65℉以下每天下降10℉,增添0.6磅玉米/高梁——大豆粕型日糖。这样,如果在65℉母猪保持良好体况需要4磅料,则在55℉维持体况就需要每日4.6磅饲料,直到温度低于60℉时,不铺垫草的群养母猪才需要额外添加饲料,对冬天养室外的母猪调整摄食进,要记住,如果母猪的睡觉区铺好垫草且无穿堂风,那么在寒冷有风的日子时而猪体周期的温度通常比外面的温度高。
地板潮湿、有穿堂风,房舍隔热差均会使母猪的临界低温上升,这样维持需要的饲料就进一步上升,另外,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瘦弱母猪比体况良好的母猪需要销多一点的饲料,因为它们减少体热损失的隔热机能较差。